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隆中对》的知名度无需多言,它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还成为蜀汉几十年的发展纲领,让刘备能够迅速明确发展目标。
但早在七年之前,东吴的鲁肃就提出过与“隆中对”颇为相似的“吴中对”,又名“榻上策”,也成为东吴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可以说,“吴中对”之于东吴就如“隆中对”之于蜀汉。那么“吴中对”到底讲了什么?有什么高明之处?其知名度为何不及“隆中对”呢?
孙权题跋像
“吴中对”讲了什么?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鲁肃在周瑜的引荐下与孙权见面。此时孙权刚刚继任吴主,对东吴未来的发展方向尚不明晰,两人相谈甚欢。在一次宴会结束后,孙权单独召回鲁肃,与其“合榻对饮”。孙权说自己“思有桓文之功”,但不知道如何发展,想听听鲁肃的意见。
鲁肃表达了不同的想法。他认为当时的天下局势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差甚远,反而与楚汉争霸时非常相似。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相当于彼时的项羽控制楚义帝,孙权也可以寻机发展,成就霸业。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
“吴中对”提出了一个大方略——“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此处第一次用到了“鼎足”这一词,说明鲁肃看得很明白,天下没有那么快能统一。最好的发展思路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然后关注外部环境是否有机可乘,一点点扩充自己的势力。
具体的发展步骤分为三部分——
一是“剿除黄祖,进伐刘表”,占据战略要地荆州。
二是沿江北上,攻占益州,“竟长江所极”。统一长江以南,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三是建号称帝,寻机北伐,图谋天下。由于当时“北方多务”,诸侯间相互攻杀,很少会将注意力放到南方,这正是东吴发展的良机。
“吴中对”的优势在哪里
“吴中对”提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
在桓帝、灵帝时期,宦官干政、党锢之祸、黄巾起义都未让汉王朝灭亡。就连曹操这样的枭雄,那时的梦想也只是做一个为国征战的征西将军。直到董卓祸乱京城、诸侯之间混战,有识之士才慢慢意识到汉室将亡。
确立“汉室不可复兴”这个观点后,就明确了发展是完全为了自己的霸业,做事情可以尽可能考虑自身利益。如果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势必会直接走到曹操的对立面,与曹操正面对抗,这样就失去了外交的主动性与灵活性,显然不是上策。比如刘备,前期与曹操为敌,几乎颠沛流离,无立锥之地。
曹操画像(155年-220年)
而东吴就不必顾忌这些。只要是与自己有利,与谁敌对、与谁结盟,都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而鲁肃本人,甚至之后东吴的整体思想都是如此。所以东吴既可以和蜀汉组成孙刘联盟,共同对抗曹操;也可以在刘备想要讨伐东吴之前向曹魏称臣,以防曹刘两方的夹击。
虽然在乱世初期,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发展、作战就会拥有正统性,同时也有利于团结许多想复兴大汉的有识之士。但凡事都有对立面,一旦树立起这样的人设,打着“汉贼不两立”的口号,发展就会失去灵活性。而且随着时间流逝,汉室的正统性消失,这个举措会显得更加得不偿失。到了蜀汉后期,外地前来投奔蜀国的人才寥寥无几,甚至诸葛亮五次北伐都更像是在完成兴复汉室的执念,还消耗了蜀汉大量的国力。
“曹操不可卒除”是“吴中对”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展现出强大的军事能力。外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之大是其他诸侯难以企及的。以当时曹操的势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可能的。在袁绍失败之后,也没有谁拥有如此大的资本与曹操一战。
不与曹操敌对,在江东巩固地盘,依着长江天险,拥有自保之力,显然是东吴发展的最好策略。当曹操图谋江东时,也可通过外交政策,联合其他势力一起抵御曹操。这个观念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诸葛亮那个时候可以明确是和东吴进行结盟,而七年之前的“吴中对”却还没有明确的目标。
“吴中对”提出具体的发展战略
巩固江东,夺取荆州,再沿江而上占据益州,就形成了沿长江南北的对峙。这个对策与“隆中对”十分相似,都提出了横跨荆、益的发展规划。从刘备集团后续的发展来看,显然是存在实际落地可能的。而且,在曹操官渡大胜之后,统一北方只是时间问题,其他诸侯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荆州、益州的战略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
“吴中对”提出的这一战略,相比“隆中对”有一个独特优势。蜀汉由盛转衰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与东吴的联盟出现了裂痕,导致双方交战,消耗国力。因为一直防备东吴,所以蜀国的兵力一直两分,荆州和益州千里之遥,这也是导致蜀国衰弱根本原因之一。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荆州各郡划分图
而东吴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针对荆州问题,东吴一方相比蜀汉有更好的地理优势,且“吴中对”的战略前提就是梳理好江东内部的因素。换言之,荆州对于蜀国,是四战之地。川地与荆州来往不便,一旦主力入川,荆州不能久守。而荆州对于东吴,却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东吴占领荆州,只会增强实力而无后顾之忧。
“吴中对”为何知名度不高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领周瑜、吕蒙、甘宁等大将第三次进攻江夏,此一战最终得以功成,孙权顺利占据江夏,斩杀黄祖。但值得注意的是,“吴中对”提出的时间是建安五年,距离此时已足足过去八年,而剿灭黄祖仅是战略的第一步。东吴为何行事如此拖沓?以至于错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让曹操成功统一北方,腾出手来对付东吴。
原因是东吴内部不稳。分布在江南山区的少数民族——山越,牵制了东吴很大的精力。山越一族人数众多,又地处山区,难以快速剿灭。直到建安十一年,对于山越的军事行动才告一段落。
东吴版图
鲁肃为东吴谋划时,只看到了“北方诚多务也”,却忽略了东吴自身的不安定因素,没有提出针对性意见,延缓了东吴统一江南的进程。
这也是“吴中对”不及“隆中对”的地方。隆中对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显然视野更加广阔,不仅看到了战略层面的问题,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了民族问题。可以说蜀汉能很好解决西南地区的民族问题,是和诸葛亮早就定下的民族方针分不开的。
“隆中对”被后人推崇,因为其内容除了最后的结果,几乎全都应验了。横跨荆益、攻占汉中、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让刘备从毫无根基一跃成为三足之一,看得人目眩神迷。
而“吴中对”所记载的内容中,光“剿除黄祖”就足足剿了八年,荆州更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才由吕蒙夺回来。那个时候,天下大势早已大变,三足鼎立,益州的主人也不是那个暗弱的刘璋了。甚至于包括鲁肃在内的许多天下英雄都已经不在人世,东吴这才犹如姗姗来迟般完成了“吴中对”的第一步,或者可以说“吴中对”提出的战略已经彻底失败了。
《三国演义》书影
此外,《三国演义》小说和改编的电视剧是许多人了解三国历史的重要途径。而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重点宣扬的是一种“尊刘”思想,因而蜀国的一些人物形象都被树立得十分高大,而鲁肃却被塑造成老实、木讷的人物形象。其结果就是,“三顾茅庐”“隆中对”被书写成千古流传的佳话,而“吴中对”却籍籍无名。
总体来看,“吴中对”没有对东吴发挥出转折性作用,又没有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被反复渲染,无论是历史现实还是民间印象,都无法与“隆中对”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