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2月3日报道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12月1日发表题为《2006-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文章,作者是古巴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卡洛斯·路易斯·埃查瓦里亚·卡夫雷拉。全文摘编如下: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近年来呈现放缓趋势,但经济增长的构成与高附加值商品的生产和服务却越来越相关。这一过程带来了中国经济结构质的飞跃,并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相关,同时,中国的科技发展也促进了这一过程。
在如何通过规划促进技术发展方面,中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例子。国家的力量已成为制定指导方针,并采取措施在与生产过程的持续联系中促进科技进步的基础。
本文旨在分析2006-2020年中国的技术发展战略。关注这一时间段是因为它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相合。
2006年时,中国的技术发展已取得不少进步。制度完善和劳动力素质提高,为实施创新促进政策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不过,国家对技术的较低投入和有限的专利数量意味着,当时中国仍未克服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
这一判断是纲要启动的前提。中国意识到,创新对于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解决重大社会挑战至关重要,因此基于在该领域获得的能力调整了技术发展战略。
该规划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议题。为此,它勾勒出一系列目标,包括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加强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通过财税和金融等政策引导增加研发投入等。
该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施旨在吸引和留住科技领域高素质劳动力的政策。
相关措施包括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人员在科技领域开创自己的业务,并允许他们受雇于技术开发公司。为了将企业转变为创新的基础参与者,高科技企业可以依据一系列政策来激励其专业技术人员。
中国的研发投入在2006-2020年期间稳步上升。在2020年,中国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0.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
国有和私营企业已成为研发投资的重要参与者。各种金融和税收政策的实施,也促进了企业在研发投资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能说明中国技术发展战略演变的要素之一是其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进步。2019年关于该指数的报告反映了中国在创新质量方面的显著进步。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设计和实施技术发展战略的动态性是其取得目前成功的原因。根据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判断本国实际情况,这使其在每个时期都能采取可行的政策,同时又始终坚持令中国成为创新强国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