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因为进入新世纪后各种反隐身手段,如米波反隐身雷达的普及,使得最初隐身战机无法被有效探测的神话被逐渐打破,然而对于一个完善且有效的反隐身体系而言,发现隐身目标仅仅是其繁琐工作中的第一步。这个问题好不容易被我们解决了,可接下的这一点又成为了摆在各国科研人员面前的头号难题——即如何让米波反隐身雷达可以行之有效的引导地空导弹对隐身目标进行直接打击。
(反隐身雷达虽可有效探测隐身战机,但难以对其进行打击)
之所以要把这个当做是世界性难题,归根结底来讲还是米波反隐身雷达本身固有的缺陷所致。根据相关论文显示,这类通常工作在米波等低频段的反隐身雷达,其对目标的探测精度最多为0.5°左右,这样的精度数据在现代雷达中并不算高。而大多数搜索/跟踪雷达想要做到直接对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中段火控引导,则意味着其探测精度必须高于0.3°。不过很显然,这种精度水平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米波反隐身雷达可以做到的。
(精度低米波雷达无法做到对导弹的火控支持)
不过,这一系列问题却并非没有解决之道。对于从上世纪开始就十分重视反隐身体系建设的我们国家而言,在攻克了如何有效探测隐身目标的难题之后,其重点自然是要放到这类更深层次的研究之上。而主持研发了数型国产米波反隐身雷达,目前担任中电科首席科学家的吴剑旗研究员就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对外透露,经过了针对性设计的米波反隐身雷达,完全可以做到对防空导弹的直接引导火控,而我国的此类装备也正处于研发当中。
(吴剑旗研究员提到的具备火控能力的米波反隐身雷达)
虽然此次专访中吴剑旗研究员并未深入的提及这当中的技术细节,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针对性改进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这些米波反隐身雷达的有效探测精度,使其最终达到足够满足直接引导并火控防空导弹的精度需求。根据相关论文中的说法,以数字化收/发组件、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以及超分辨测角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集成,不仅仅是新一代雷达技术的发展方向,更是大幅度提高米波反隐身雷达探测精度的重中之重。
(相关论文中已提到了加强米波反隐身雷达精度的方式)
可以预见的是,具备了防空导弹中段引导/火控能力的米波反隐身雷达的出现,必然会对我们原有的反隐身作战体系及流程带来崭新的变革。得益于其预警、跟随、火控于一体的多功能性,此后的反隐身作战流程中,如引导战机、预警机或其他陆基雷达对疑似空域进行二次查证这一耗时甚多的步骤完全可以被省略掉。而作战流程的简化,必然极大程度的增强整个体系的反隐身效率,就算是发现隐身目标即锁定开火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发现即开火是新体制反隐身雷达最大的优势所在)
总而言之,吴剑旗研究员所介绍的这类新体制米波反隐身雷达,在让我们攻克了反隐身领域的一个世界性难题的同时,更是标志着我国又在这一领域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它所带来的反隐身作战效率的提升,对于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一直深受隐身战机威胁的国土防空网络而言,其重要性自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