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致力减少对外依赖,中国打响大豆产能提升“攻坚战”
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文/王建)大豆是中国饮食中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油料来源,豆粕是生猪、牛羊饲料的重要成分。作为大豆原产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根据海关数据,2021年进口大豆占全国总需求的85.5%。大豆因为进口依赖度高,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农产品之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目前,中国大豆迎来播种期,在大豆主产区,一场以增加大豆国内市场供给,减少对外依赖的大豆产能提升“攻坚战”打响。
中国大豆单产远逊美国巴西
中国曾是大豆净出口国,但是近年来大豆生产出现下滑,产需缺口扩大,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最近几年,我国进口大豆数量一直居于高位。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每年进口大豆数量均超过8000万吨;2020年,突破1亿吨。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豆饼、豆粕等优质蛋白饲料在养殖业中的需求越来越大,大豆作为饲料的用途也越来越重要。专家表示,豆粕饲用需求是拉动大豆进口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主要的大豆进口国是巴西、美国、阿根廷。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商,并已连续多年都是中国从国际市场购买大豆的第一大渠道。以2021年为例,中国从巴西购买的大豆数量达到了5815.1万吨,占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60.2%左右。美国则是我国进口大豆的第二大渠道。2021年,我国从美国购买的大豆数量约为3231.2万吨,约为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33.5%。
中国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相比美国、巴西的转基因大豆,中国大豆的单产比较低。2021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130.2公斤,仅为世界平均单产的66%,不到美国、巴西单产的60%。
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巴西大豆是从9月份开始播种,到第二年的3月份开始收获。过去巴西大豆产量低,长期受到杂草和病虫害的困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巴西大量推广转基因大豆品种。目前巴西种植大豆,主要分为三大环节——机械播种、机械喷除草剂、机械收获,不再像过去需要除草、防虫治病和抗旱,大大提高了大豆产量。巴西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大豆出口大国和强国。
从美国大豆生产发展来看,在美国,大豆单产一直处于世界前列。美国的大豆主要集中分布于中西部大平原,其主产区位于内布拉斯加州。这里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种植区域高度集中,因此便于机械作业,呈现区域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高效化的特点。
近年来,中国每年进口大豆数量都超过国内消费量的80%,对外依存度很高。专家表示,在全球粮食安全受到普遍关注的背景下,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中国增强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扩大大豆面积,提高大豆单产,从而提升大豆产能十分必要,有利于降低对外依存度,增加自给率,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坚持“扩面积提单产”双轮驱动
5月的黑龙江,正是春播春种的好时节,大豆播种陆续展开。这几天,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嘉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始播种大豆。“今年我们合作社经营耕地3.5万亩,计划种植大豆2.5万亩,比去年增加1.4万亩。”合作社理事长盖永峰说。
2020年,盖永峰曾获评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大王”。他说,今年国家鼓励扩种大豆,加上大豆行情价格也好,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提高。今年这家合作社和珠海的一家豆制品企业签订了长期合同,建立两万亩大豆标准化示范基地。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40%以上,商品率达80%以上。今年,黑龙江省把新增1000万亩大豆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作为传统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黑河市积极优化种植结构,加快落实扩种大豆任务,宣传大豆生产者补贴、耕地轮作试点补助等政策,将大豆种植面积落实到户到田。根据黑河市农业农村局初步调查,预计将种植大豆1534.4万亩,较上年增加279.4万亩,扩种大豆面积占全省扩种量的近三分之一。
在扩种大豆上,中国提出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引导东北地区扩种大豆,在黄淮海、西北、西南等适宜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今年力争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确保豆制品等食用大豆产品国内自给。
大豆产能提升工程,要坚持“扩面积、提单产”双轮驱动。提高单产,良种是关键。近日,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的实验室里,育种专家栾晓燕在遴选大豆品种。“今年我们单是开展大豆试验的新品种就有20多个。”栾晓燕说。
这几年,栾晓燕和团队一直奔波在田间和实验室,培育的“黑农84”实现了高产、优质、多抗等性状基因聚合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去年通过了国家品种审定。目前,这个品种已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推广1000万亩以上。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黑龙江省大力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全省大豆种植面积力争达到6850万亩,比2021年增加1000万亩以上;力争总产量达到170亿斤,比2021年增加26亿斤以上。
加大育种攻关提升竞争力
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加大攻关,选育出一批大豆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实现了品种数量和质量的双增长,但与大豆育种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科技创新不足是我国大豆生产落后于美洲大豆主产国的重要原因。
据大豆育种专家介绍,近十余年,我国加大大豆育种投入力度,大豆种业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分散重复和低水平竞争等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重要性状基因发掘方面缺乏长期、系统、深入的研究;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开发利用滞后;对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够,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狭窄。此外,我国大豆分布区域广,产业集中度低,种子企业经营效益差,尚未成为大豆种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育种工作主要由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承担,育种规模小,育种力量与资源分散,导致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进度缓慢。
专家建议,未来要继续坚持大豆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竞争力。
除了加强育种能力外,在扩种大豆方面,农民也有一定担心。与种植玉米相比,大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市场风险大;大豆单产低,比较收益低。一些农民反映,大豆开花期如果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可能导致大豆大幅减产。
美国农业的高度发展与政府推行的覆盖面广泛的农业保险密不可分。在美国,保险覆盖的常见作物就包括大豆。去掉食物补贴,美国农业支出中占最大头的是农作物保险。农业灾害损失具有面积广、数额巨大的特点,私营公司难以单独承担农业保险的巨大风险。美国联邦作物保险计划由政府负责整体监管,由保险公司负责实施、销售和维护保单,农民根据自身风险管理需求自愿参与,目前该保险计划已覆盖美国70%以上的农作物面积。
基层农业干部和农民期盼,发挥市场机制提升大豆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建议,在黑龙江开展大豆完全成本保险或种植收入保险试点,逐步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推动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切实防范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动双重风险,保障农户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