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列装作战部队 一项纪录F22永远无法超越
@空军发布2018年 2月9日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2月9日发布消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向全面形成作战能力迈出重要一步。
歼-20战机交付空军后,实战实训逐步展开,飞行人才稳步成长,在空军“红剑-2017”体系对抗演习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空军新质作战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空军发言人表示,空军正向全疆域作战的现代化战略性军种迈进,成为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重要力量。歼-20战机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将进一步提升空军综合作战能力,有助于空军更好的肩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
歼20有一项比F22永远先进的记录
歼20列装作战部队,有一项纪录远超F22而且将永远保持,这项纪录就是从歼20的验证机首飞开始到原型机定型,到量产机定型,再到进入中国空军“磨刀石”部队深度展开科研试飞和战术大纲试飞,最后在2016年11月参加中国珠海国际航展,首次公开进行飞行展示;2017年7月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一直到正式列装战斗部队,没摔过一架。
没摔过一架!
这个记录F22是永远不可能打破了(笑)。
美国的F22首飞的第六次试飞就因为软件摔了,之后日子就一直没有好过过,这就是软件水平造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F22的制造商在软件的编程上人工出了问题,编程的量太大,人工太贵,软件人才太少造成的。
反之,我们从歼十算起,十几种飞机首飞就没有摔过一架,道理就在这里面。
F22首飞的第六次飞行中,飞行员激发飞控的摆动。简单的说就是飞行员的推拉杆动作与控制系统不协调,反向耦合,因为控制系统反映的滞后,该推杆时拉了,该拉时推了杆。
F-22从试飞到服役期间一共摔过4架飞机
F-22从试飞到服役期间一共摔过4架飞机,第一次摔是2003年的9月19日,一架飞机在试飞当中摔毁,飞行员坠亡;第二次是2004年12月20日,在内华达州的空军基地,一架F-22飞机坠毁,飞行员弹射逃生。2009年3月25日,一架F-22飞机在加利福尼亚爱德华空军基地坠毁,飞行员丧生,这个飞行员叫大卫·库利,是个上校飞行员;第四次是2010年的11月17日,一架F-22飞机在训练的时候与地面失去联系,发生机毁人亡的事故,是供氧系统故障导致飞行员昏迷摔机。任何好的飞机在训练和战斗当中仍然可能出现事故,这都应该说是客观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接受和理解的(真诚的微笑)。
问题是,中国的歼20怎么就没摔呢?
迷信美国的国内有些人容不得说美国出错,动不动就是世界第一科技大国永远先进,成为有些人的“政治正确”不能有一点冒犯,这种跪舔已经有宗教化的倾向,不知道这一脑袋水是什么时候灌进去的,还在脑子里钙化了。
一时想不起来那么多,临时一想,电磁炮、电磁弹射器中国就是比美国先进吧?
设计飞机操控软件有控制律作为飞行控制最基本的控制要求。
但是美国的F16因为控制律犯错摔机,到四代的F22还是因为控制律还犯错摔机?
所以搞不懂为什么从F-16、鹰狮直至F22试飞时全都因为控制律而摔机?只能说中国和美国在设计歼20和F22时对控制律的不断调整中,中国避免了失误,调整本身就是控制律设计研制里工程难度最复杂的部分,需要熟知飞机本身的设计性能以及深度参与实机飞行测试。
美国自诩是世界科技最先进的国家,战斗机又是科技最先进的代表,怎么会在战斗机的首飞中因为控制律设计一而再再而三的犯这种导致摔机的低级错误?事实上它就是犯了这些低级错误,几种机型首飞摔机就是事实,摆在那里。
你要说美国人智力差恐怕没人相信,你要说美国人稀里马哈恐怕也没人相信,你要说从来没有人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是哲学定律,大家都相信,但是美国人就是在同一块石头(控制律)上绊倒了,而且次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就是记吃不记打,这也是咄咄怪事。
这究竟是为什么?总要有个真实的事实藏在背后吧?美国人不说谁也不清楚。但是,从制度和机制的角度,不难看出是资本在作怪。战斗机的采购,大头就是战斗机的航电,二代机航电一般占总采购价的50%,四代机上升到60%甚至更高,如果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控制律这样的软体设计中,必然削弱航电的雷达等硬体设计和制造的投入,资本家算来算去不划算,因为控制律与软体的“火飞推一体化”软件设计需要大量的码农和高级编程员,而且控制律设计需要长时间的试飞跟踪,不断的修改,不断的补充完善,不断的排除故障,这就需要长期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雇佣大量高级的IT人员,有事没事也要盯着发展步骤连续跟踪,说白了就是要长期养一群高薪做软体的人。在美国,最贵的就是人力资本,而试飞的钱都要从资本家口袋里掏,要说没有在省钱上搞作弊鬼才相信。
为了省钱不惜一而再再而三的摔机,这也就理解为什么从F16首飞摔起,越是先进越摔机了。源头就是万恶的资本在作祟。
说到底,还是制度问题。
歼20比F22性能优异来自“飞控”优异
谁都知道歼20的总师是杨伟,但是为什么是杨伟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杨伟作为歼20的总师还是另外6型飞机的设计总师,杨伟是设计战斗机气动和飞行控制出身,6型战斗机的成功设计为他设计歼20积累了雄厚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1985年秋天,刚参加工作的杨伟被分到为研制我国第三代歼击机而专门组建的研究室,这个研究室的任务很明确:突破第三代战斗机关键技术之一––先进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杨伟很快承担起了这一重任。
3个月后,研究所新成立一个4人研究小组,确定飞行控制系统的结构,这在国内是一个空白。杨伟被提拔为组长。一个才来研究所5个月的研究生,就这样开始独当一面。
当今世界,满打满算一个人能先后设计7型战斗机的恐怕很难再找出第二个来了,杨伟因此获得了“中航工业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荣誉称号,他是中航工业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人。
歼20整体上采用鸭翼+大边条翼+大三角翼+矢量推力设计,独树一帜。
歼20作为四代机采用这样的气动布局在目前的四代机中是独一无二的,美俄的F22和俄罗斯的苏57设计之初百般权衡最后仍然采用的是“中规中矩”的常规布局,其实是没有敢于突破的勇气。而歼20的气动外形更加符合现代标准,也难怪,已经透露出来的美国六代机(中国的五代机)的气动外形令人惊讶的采用了类似歼20的鸭翼加无尾三角翼造型,使全世界的航空业者大跌眼镜(笑)。
四代机的设计标准就是4S,必须做到超音速机动、超音速巡航、隐身隐形、推力矢量控制,这对四代机的气动和飞控设计提出了极其苛刻的要求。
其中杨伟为歼20设计的“飞(飞控)火(火控)推(发动机控制)一体化航电”,(飞火推-矢量一体化也简称为飞火推交联),一举奠定了杨伟成为“中航工业中青年自主创新领军人才”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基础。
简单说,杨伟在歼20整体设计上采用鸭翼+大边条翼+大三角翼+矢量推力的方案使歼20真正实现了从三代机到四代机的跨代。
前面说过,杨伟迄今为止已经设计了7种型号的战斗机,歼20之前还设计了歼10和歼10双座型,已经在鸭翼加无尾三角翼气动外形的设计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两型战斗机的使用深受空军指战员的喜爱(也包括国人的喜爱),可以说大获成功。
杨伟设计的歼20在与另外一个老牌的设计单位竞争中之所以获胜,是建立在歼10大获成功的基础上的。
“坏家伙”歼20
早在2014年3月下旬在夏威夷空域美军组织的一次演习中,F22就扮演歼20与美空军主力的各型战机进行了对抗。
《朝日新闻》援引美军解说人员的介绍说,当天演习科目中的假想敌是3架“坏家伙”(歼20)。《朝日新闻》称,考虑到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敌手只有中国,所以美军飞行员口中的“坏家伙”基本上指的是“歼20”。
美军这次演习的目的就是加紧琢磨“反隐形战术”,谁都知道,全亚洲地区只有歼20具有隐身作战能力,美军的演习就是针对未来战场上的歼20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演习负责人艾特曼特别提到,演习期间,美国空军隐形战机不仅演练了联合制空作战战术,还帮助其他战机演练了反隐形战机战术。有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朝日新闻》报道属实,那么美国空军显然正在演练针对中国空军的攻防战术,而F-22在对抗演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中国歼-20隐形战机。
问题是,它怎么不让F35模仿呢?
这说明将来的作战中,中国的歼20已经具备了F22的各种能力,美国不得不现在就要把歼20当做假想敌。反过来说,歼20如果没有F22的能力,也用不着用F22来模仿。
美国现在有两种隐身战斗机,哪为什么不用F35来模仿歼20呢?这说明F35的性能还比不上歼20,作为一款隐身能力不如F22的战斗机,用F35达不到模仿的效果,只能这么说。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将来日本和韩国即便装备了F35,它的作战能力也不如歼20。特别是在隐身、超音速巡航、作战航程方面远不如歼20,要是以上性能差不多,就让F35来模仿了。这再次印证了F22性能高于歼20是个谎言。
作为后发优势,歼20是在汲取了F22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F22在隐身、航程、超音速巡航和超机动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在歼20身上都得到了弥补。另外,由于歼20出来的晚,也吸收了F35在电子和光电技术上的最新成果,比如分布式光电系统,就是F22没有的。F22要想具备分布式光电系统,结构就要改很多,也不光是钱的问题。
歼20的分布式光电系统EODAS在性能上又比F22先进,这恐怕是F22现在还无法模仿的。
歼20每分钟飞52公里说明发动机是涡扇15
不久前,在央视《人民日报》推出的“军人一分钟”节目视频中,首次直接曝光了歼20的飞行速度,节目里宣称中国的歼-20“一分钟可战斗巡航52公里”。
如果歼-20一分钟飞行52公里,那速度就是867米/秒,而音速在海平面为20度°时约为340米/秒,也就是说歼-20战机可以飞到2.55马赫。那已经是超音速巡航飞机的水准了。再者歼-20的一分钟飞行52公里的速度还是针对战斗巡航来说的,战斗巡航也称带??飞行,或者是挂弹飞行。如果歼-20带弹飞行都能达到这个程度,绝对是世界第一。
有几点说明:
1、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超过了2.5马赫。
2、歼20的DSI进气道打破了以前所认为了不适用于2倍音速的认知。
3、歼20的隐身设计从技术上能够承受强度和耐热性的要求。
4、最重要的一点,飞机的速度不是任何单一因素就能限制的,如果歼20的总体设计使用的发动机战斗巡航可达到2.5倍音速以上(换句话说就是超音速巡航),那歼20的发动机肯定是涡扇15,而不是早已经落后的俄罗斯的AL31FN(绰号“三姨夫”)和涡扇10“太行”。
根据非常可靠的信息,歼20所用的涡扇15发动机已经生产了03批,目前正在进行“改进批”研发和生产。(由于保密要求,不能将有关真实图片传上来)
过去有句话叫“好马配金鞍”,其实形容歼20和涡扇15的关系应该叫“金鞍配好马”,五代战斗机必然配五代发动机。
理论上讲,马鞍再好没有用,关键是马要好。
歼20的飞行员张昊在回答记者有关歼20性能如何时说:……一到超音速就是我们的天下了。
空军专家宋心之在央视一次访谈中说:纠正一个错误,涡扇15的推力应该是18吨!
功勋试飞员徐勇凌在接受凤凰军机处访谈时说:歼20是涡扇15,太行带不起来歼20。
歼20的设计总师杨伟更是巧妙的回答了记者有关歼20是不是加装了推力矢量喷管的提问:你怎么知道我没装呢?
这些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回答清清楚楚,歼20装的就是涡扇15高性能发动机,这是毋庸置疑的。
近十年来,我国自产的重型战斗机都装的是国产涡扇10太行发动机,特别是最近量产被称为仅次于歼20的歼16多用途战斗轰炸机更是换装了升级版的涡扇10太行发动机,最大推力14+吨的水平,而歼20还在装着落后的AL31FN三姨夫发动机?这根本是一个低级笑话。
下图,卫星图2017年12月19日仅在沧州一个机场就显示有19架歼20,机库内还有数目不详的歼20
歼20首飞比F22晚,对F22胎里带的缺陷有针对性的设计就使歼20更优异。
简单说,歼20主要是结合中国面对的地缘战略设计的,而F22的设计初衷主要是在欧洲战场与苏联(俄罗斯)作战,拿到中国对面的第一岛链就显得腿短了,两种四代机比较,歼20在第一岛链内、外战场航程上占优,而且不是一点点。
F22不带外挂时,全程亚音速巡航的作战半径只有900公里左右,超音速巡航作战半径更少的可怜,只有690公里。F22机内燃油亚音速巡航的转场航程只有2500公里。即使带2个大型副油箱转场,不空中加油也只能飞3500公里。
歼20被专家披露有当今世界现役战机最大的内油量,带上4个副油箱居然有6000公里以上的转场航程,更显出F22的超级腿短!
歼20的小展弦比细长体气动设计,在超音速机动和超音速巡航上占优。歼20设计之初的2002年,顾永芬院士就说过,未来的四代机必须是“细长体”这样才有速度优势。四代机强调超音速作战环境下的作战,F22短粗的机身不利于超音速作战。特别是歼20采用了涡扇15单台推力18吨的推力矢量全向喷管,在超音速机动作战中远胜F22的二元喷管。
上图 歼20的矢量喷管一上一下在运作
有一个常识,一般军迷很少了解,其实特别关键。
超音速条件下,战斗机的各个翼面舵效降低60-80%,飞行品质大幅度降低,必须靠推力矢量喷管提供必要的飞行品质。
说白了,三代机在设计时还没有超音速机动作战这个概念,而四代机设计上克制三代机的法宝就是超音速机动,这也是歼20飞行员张昊说“一进入超音速就是我们的天下”说法的来源。
在超音速机动条件下发射空空导弹,空空导弹可利用飞机超音速强大的惯性达到更高的速度和更远的射程,比如歼 20,战斗巡航时速2.55马赫,这已经是所有空空导弹的初始速度,在2.55马赫的速度基础上空空导弹点火,速度更高,从而延长作战航程。反过来,三代机发射的空空导弹因为动力射程不够,非动力(发动机关机后)飞行因空气阻力的影响存速越来越慢(没动力就越来越没劲儿了),就打不上超音速机动和长时间保持超音速不变的四代机,通俗的说,就是空空导弹越来越慢的速度追不上持续超音速的四代机速度,这个说法有点难理解,需要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和研究。
再怎么改也不敌歼20!美国空军彻底关闭F22复产大门
几天前,美国终于传来美国空军军方的正式消息,F22复产计划彻底泡汤,美国空军已经彻底决定不再复产F22战斗机,标题和内容如下:
《这是美国空中优势战斗机的终结吗?空军刚刚关闭新F-22猛禽的大门》
(原文)正如空军在报告中所解释的那样,随着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家继续投资新技术,老化的F-22设计将无法应对不断演变的威胁。“接近2030年,重要的是要承认威胁能力已经并将继续快速发展,创造高度竞争的环境,”报告中写道。
五角大楼2017年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2猛禽战斗机的生产零售成本表明,恢复强大的隐形空中优势战斗机将会非常昂贵。此外,重建生产线需要很长时间,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才会出现第一架“新”F-22飞机。到那时,F-22将越来越多地受到敌方 - 俄罗斯和中国能力的挑战。
性能缺陷明显。
腿短是F22的最大缺陷,第一岛链现在不安全,从夏威夷出发进攻我们的话,必须加油几次,歼20只须绕过F22进攻加油机、预警机就行,没有加油机的F22会饿死在太平洋。其次是升级空间非常有限,空间窄到没法安装各种冷却雷达设备,只有利用燃油冷却。
另外,歼20和苏57利用后发优势有效的弥补了F22仓促上马的缺陷,发动机更好(歼20已经服役的单台推力18吨涡扇15发动机)机体更大,速度和机动性也超过F22,特别是歼20具备了两套机载光电传感器系统,即光电瞄准系统(EOST)和光电分布式子L径传感器系统(EODAS),而F22没有也不可能在安装,这使得F22在各种飞行包线上都不敌歼20,再怎么改也改不出超过歼20的能力了,这是F22的死穴。
最后结果:
美国研制下一代主力战机的步伐虽然不会停下来……只是时间上估计要等很久,这个重型隐身战斗机的空窗期将十分无奈的让给歼20和苏57去弥补了,这当然会极大的影响美国空军的战斗力,而F35显然并不能扛起大梁来。
也有人说,美国的优势是发动机,变循环发动机仍然会独占鳌头,对不起!中国的变循环发动机也已经取得进展,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就美国目前在变循环发动机上的那点投入,要想再甩中国几条街根本是痴人说梦。
2018年11月13日,有关媒体专程报道中航集团型号总师刘乐泉同志的先进事迹,文中首次提到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研制进展,国产新一代发动机已经进入“关键技术整机验证阶段”,为歼-20大改和发展新一代战斗机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文章内容来看,国内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已经经过了前期技术预研、部件试制、核心机研制等阶段,进入到验证机试验阶段,应该说这个进度还是非常快的,出乎外界意料。
文章之中提到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重点攻克了“高负荷、高效率、高稳定压气机”、“高升温、高稳定环形燃烧室”、“高耐温、高效率涡轮气动和冷却”等技术,并且广泛采用了新材料、工艺,解决了核心机部件匹配技术,从一个侧面表明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已经完成前期技术预研、部件试制和核心机研制,进入发动机技术验证机研制阶段,同时它也表明国产新一代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气动设计更加先进、结构也更加简单,推力更大、重量更轻。
F22的神话已经破灭,就像一个过气的明星身上的光环逐渐暗淡,不管它的跪舔者和崇拜者如何吹嘘,不敌歼20这样的新星已经是事实,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
有人说,美国还会在六代机上重夺霸主地位,问题是,连五代机(包括F35)都这个吊样,六代机又能好到哪里去?
预计美国的六代机已经是2030年以后的事儿了,F22复产无望,但是歼20恐怕在这段时间内还要进行大改,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让F22无可奈何花落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