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莫斯科航展上,苏-57于一次飞行表演彩排中在飞机没有着陆时便释放出减速伞,飞机在着陆后迅速停止。关于这一动作,外界有诸多猜测,有观点认为这样的“特技”很伤结构,俄罗斯人为了订单也是“拼了”。
不过,苏-57总设计师Mikhail Strelets随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空中放伞是苏-57的“标准模式”,在2-3米的高度放伞可以让苏-57可在短跑道或受损跑道上降落。他还笑着说,“懂的人一看就明白了”。今天,北国防务(微信ID:sinorusdef)特约撰稿人杨政卫就来说说苏-57的空中放伞。
△苏-57空中放伞瞬间
像苏-57这个等级的飞机并不是你随时想放减速伞它就给你放,飞控系统会考虑速度、载荷等状况才会去执行飞行员的动作,确保一切都在安全范围。以苏-35为例,当它在落地滑行阶段刹车时,就会综合考虑包括减速伞在内的刹车效果。就像苏-57释放减速伞后,剧烈减速之下控制系统必须要有相应模式才能应变。所以这可以显现控制系统的成熟。
不管控制技术多厉害,减速伞面积超大,如果速度过高,就可能出现伤害结构等危险。而且减速时的阻力方向与平常机动过载不同,所以如果为了承受剧烈的减速去加强结构,会变得很浪费。
△我国的歼-7MG战机也曾空中放伞,但这很大程度上属于“特技”范畴
因此,苏-57降落时应该是在非常低速下完成的。速度低到已经可以放减速伞。
苏-57在设计上确实有考虑低到极低的速度,例如它的襟副翼外侧有两片只亚音速时能用的小控制面,从该设计就看得出它的可控速度会低于苏-35。此外,57还配有“低速度量测系统”,这种系统通常装载直升机上,用来量测传统大气数据系统已经量不到的速度。
从苏-57空中放伞降落的过程可以发现,苏-57以明显的攻角一边下降一边减速。或许在这一降落模式中,可以用最大可能降低速度,到可以放伞的程度。然后一切都在控制系统掌握中,大幅缩短降落距离。
△苏-57的起落架非常“粗壮”,有利于面对更暴力的起降条件
当然,起落架粗壮也是一个重点。苏-57尺寸重量不超过27,起落架却似乎更粗壮,这应该是设计上考虑更粗暴的落地。
总而言之,苏-57这个“先放伞再触地”的动作,看似玩命但其实并不像看起来的那么“暴力”,所以很有实用价值。
飞机飞行过程有多少G值或是对结构有没有负担,真正要看的是受力大小,而不是表面看起来是不是很暴力。就像超机动动作看起来很剧烈,实际上却是在低G值完成,而且也正因为低G值可以实现超机动,所以会更实用。
降落同样如此,降落时的起落架负荷主要是来自降落重量以及下沉速度。只要造成的负荷在起落架设计范围内,它就是可以承受的。另一方面,苏-57这个降落过程中攻角大概就是一般降落时的攻角,不需要特殊的驾驶技术。
△“正常”放伞状态的苏-57
说到真正的暴力降落,那就不得不说法国人的“阵风”战机,在“阵风”标准飞行表演科目中,最后的降落几乎会让你觉得起落架会不会被折断。“阵风”的降落表演过程是这样的:它会先垂直爬升,到顶端以后改成垂直俯冲,到了低空时在猛然拉起机头,然后以较高的攻角着陆。在视觉效果上看,就像直接俯冲撞到地上一样,这才叫“暴力”。不过“阵风”这种着陆方式会用到很大的G值以及高攻角操控,比较考验飞行技能,不是平常可以使用的模式。(作者署名:北国防务)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