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中国亮明立场 向伊拉克伸出援手 达成重要协议

2019-12-01 18:26作者:

“我们属于亚洲,我们希望成为亚洲崛起的一部分。”伊拉克总理9月底访华时在北京如此说道。伊拉克战争结束已经16年了,这个中东国家仍然一蹶不振。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困难源于萨达姆政权的垮台,以及美国出兵干预之后又撤军带来的混乱。在此背景下,伊拉克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上月访华,希望与中国扩大合作关系。很快,中国伸出援手,与伊拉克达成“石油换重建”项目。

据中东媒体Al-Monitor新闻网10日报道,在阿卜杜勒-迈赫迪率代表团访华期间,伊拉克和中国正式启动了“石油换重建”项目。根据协议,中国公司参与伊拉克基础设施重建工作,伊拉克则承诺每天向中国提供10万桶石油。

在遭受了三年的战争蹂躏后,伊拉克需要880亿美元的资金修复和发展基建。迈赫迪说:“我们(和中国)达成协议,设立一个共同投资基金,用石油赚的钱投资。”除了中国外,伊拉克还会和其他国家合作,不会让中国垄断全部项目。

伊拉克官方媒体《晨报》(Al-Sabah)援引本国经济学家加德勒?阿塔尔(Ghadeer al-Attar)的话称:“总理的访华对伊拉克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能与中国建立重大项目合作关系,为伊拉克带来经济革命。”


10月2日,伊拉克反政府游行,示威者放火焚烧路障

应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伊拉克共和国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于9月19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德媒12日报道称,阿卜杜勒-迈赫迪在上月访华期间表示,伊拉克“属于亚洲,我们希望成为亚洲崛起的一部分。” 他说,2018年,中国已经取代印度成为伊拉克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如今,伊拉克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石油供应国。

报道称,访问期间,伊拉克和中国签署了8项协议。在伊拉克财政部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的合作框架之下,这些协议涉及道路、铁路网络、住房、港口、医院、学校、水坝、能源和运输等多个项目。根据协议,中国一开始就将投资100亿美元,用于修建从伊拉克输送石油到中国的基础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由中国公司承建,伊拉克则承诺每天向中国提供10万桶石油。中国的海隆石油技术服务公司和伊拉克的钻井公司合作,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在伊拉克全国范围内钻探石油,其中也包括世界最大油田之一的马季努恩(Majnoon)油田。

协议还包括与伊拉克电力和制造业方面的合作,以及在巴格达大学建立一座中国图书馆。

伊拉克电力部与中国重机集团签署了一项协议,该公司已经在伊拉克从事建筑工程,特别是萨拉丁燃油电站的建设。

伊拉克工矿业部长萨利赫·阿卜杜拉·朱布里说,协议内容之一就是在伊拉克建立伊中联合制造城市,生产达到“世界标准”的商品。


Al-Monitor新闻网称,事实上,早在2015年,中国和伊拉克之间就签署过类似的协议。当时,阿卜杜勒-迈赫迪还是伊拉克的石油部长,伊拉克签署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书,以原油换取投资、重建和发展项目。从那之后,中国参与了近百个项目的建设。但后来,这些项目因为伊拉克紧张的政治和安全局势,以及内阁改组而停止。

中国在伊拉克的投资总额达到20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能源部门,以跨国公司合作或独立投资的方式发展能源产业。此外,两国贸易额达到了300亿美元,其中150亿是中国进口的伊拉克石油。

9月24日,伊拉克电力部长哈迪卜在脸书上写道:“中国是我们长期战略合作的第一选择。我们启动了1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以一定数量的石油资助一些重建工程。”他写道,“随着伊拉克石油产能的增加,中国资金也会增加。与先前的政策不同,此项目将通过重建委员会来运作,包括重建、投资,以及规范委员会的运行。”

报道称,目前伊拉克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他们开设了银行账户。不久,中国的代表团就将来到伊拉克考察,了解像悬浮铁路、纳西里耶国际机场等项目的战略计划,并就其实施达成协议。

总理顾问哈宁(Abdul Hussein al-Hanin)告诉Al-Monitor新闻网,“中伊协议将持续20多年。根据该协议,伊拉克将每月按国际油价向中国出口300万桶石油,目前估计价值1.8亿美元。”

根据新华网报道称,伊拉克新任总理阿卜杜勒对我国进行访问,在正式抵达北京之前,特意去了上海电气公司进行访问,之所以要对该公司进行访问,是因为中国电厂对于伊拉克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此前一度承接了伊拉克首都70%的供电任务,而且在建造初期,伊拉克还饱受战火袭击,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之下,我国依旧保障了对伊拉克的正常供电。


对于此前的伊拉克来说,每天基本上只能保证本土居民8小时的供电量,如果遇到炎热的夏季,那么平均每天的供电量只有半天可以正常用电。而造成伊拉克今天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美国,在2003年美国国务卿拿出一袋洗衣粉,声称在伊拉克境内发现了核武器,随后就举兵入侵了伊拉克,导致伊拉克大量的基础奢侈遭到摧毁。

在这个时候我国挺身而出,上海电气企业抵达伊拉克,正式开启了建造伊拉克华事德电厂,当时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饱受武装分子的袭击。在建造完成初期,每日遭受战火洗礼,几乎是华事德电厂的家常便饭,尽管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之下,我国依旧保证了首都巴格达70%的供电。


截至目前华事德电厂已经是伊拉克境内最大的一家发电厂,除了承接首都巴格达的70%供电,还保障了伊拉克全境50%的供电。不得不说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强国,应该承担的任务。相比美国而言,仅仅是掠夺伊拉克本土的石油资源,对于伊拉克的基础建设毫不关心。


对于中国的倾囊相授,伊拉克十分感激,而且在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工作的展开,再度加强了双方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这份恩情伊拉克必定不会忘记。倘若没有中国的挺身而出,至今伊拉克民众还依旧处于漫无边际的黑暗之中。

战争是个烧钱行为,但美国在世界各个地区挑起争端,其经济却没有受到影响。究其原因就是美国挑起战争的国家与美国比起来都不是很强大,战争不会导致美国伤筋动骨。其次在历次战争中美国都要拉上盟国分担高额的军费支出,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每战胜一个国家,在战后重建过程中美国谋取了大量的利润。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一个中东强国瞬间灰飞烟灭,战争导致伊拉克基础设施遭到破会,电力、能源、交通等都无一幸免,原本富裕的中东国家变得一片荒凉。


自然,对于自己战胜的国家,美国极力阻止其他国家介入重建计划,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强调英美的主导作用,排斥其他国际机构、组织和国家参与重建。尤其是大型项目建设、石油出口等更是严防死守,想独自赚取利益。

众所周知,中国素有“基建狂魔”之称,不管是从建设速度、质量还是技术掌握上都首屈一指,受战后重建国家的青睐,有幸受到伊拉克的邀请参与其重建计划。

中国上海电气集团承包的伊拉克华事德电厂项目因战争被搁置多年,2009年该合同开始正式执行,这是中国企业在战后伊拉克启动的第一批重建项目之一。


伊拉克瓦西特省华事德电厂

伊拉克的电力基础设施遭受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连续破坏,损失过半。伊拉克夏季温度高达50摄氏度,但在2007年平均每个家庭一天只能得到8小时的电力供应,即使是拥有900万人口的首都巴格达,夏季也有一半时间在停电中度过。伊拉克人民深受电荒之苦,同样承载着经济恢复重任的企业也受到电力供应的遏制。

2014年,华事德电厂6台机组投运发电,成为伊拉克装机容量第一大热电厂,供电范围覆盖伊拉克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巴格达也逐渐告别电荒时代,最高峰时期,华事德电厂供应巴格达70%的电力,用户每天可以得到20至22个小时的电力供应。目前巴格达缺少的不是电力供应,而是其电网在战争中崩溃,未能完全恢复。


在伊拉克华事德电厂工作的项目经理

伊拉克战后的重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面临许多未知的安全威胁,2014年动乱席卷伊拉克西部和北部大片地区,许多外国企业纷纷逃离。面对距离才几十公里的极大危险,华事德电厂的中国员工依然坚守岗位,参与重建的中国工人最高峰时期达到4200人。

中国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刻未曾离去,为伊拉克千家万户带来光明也得到了伊拉克人民的友谊,“患难见真情” 华事德电厂总工程师阿里?艾哈默德对于中国企业的坚守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不仅是伊拉克,在整个中东,中国企业的口碑之好都无与伦比。***9月20日援引美国媒体18日消息称,中东国家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以质量和速度着称,一直在该地区签署大型项目的合同,得到了中东各国民众的欢迎。语气有点酸,但却在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强国军事)

上一篇: 有骨气!台风来袭 日本人宁吹死不吃韩国泡面
下一篇: 莫迪3条预言2条应验 最后一条和中国密切相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