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平时不流汗,演习就流血”,对于“喝水喝水300cc”的台军弟兄,汉光演习就是个交学费的地方在“汉光”军演及其前后的相关演习过程中,有几个科目是雷打不动的:以主战坦克排成密集横队冲上滩头射击为重要看点的实兵火力展示,以二战古旧火炮对海射击为看点的联信操演,以及以军团炮指部为核心的反舟波射击演练。当然说到底,这几样演习的目的都一样,都是在抗登陆作战的火力杀伤环节。
▲ 作为全世界仅有的大规模二战火炮射击表演,外岛的联信操演可谓是古色古香其实今天施佬想胡诌的东西并不是台军,之所以要介绍“汉光”军演的这些部分,是因为今天想要介绍的是和他针锋相对的一样“老玩意儿”——施佬当然不会让远程火箭炮扎根福建滩头射击台湾滩头,施佬要聊聊的,是一件大家现在可能已经当做笑话的事情——陆炮上舰。
▲ 要笑话也得拉上美国人!
▲ 当年的情况,就是关键时刻就是碰到阳字号也得靠陆炮给打回去当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船载炮兵的缺点是很明显的,颠来晃去的船只本身就不是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加上地面炮兵的武器也不像舰用火炮一样能对抗船只在海上横摇和纵摇,因此船载炮兵都的射击精度显然不如专用的舰炮。不过在解放军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十分有限的上世纪90年代,船载炮兵是那个时候的解放军能够提供给一线登陆部队唯一可靠(当时的解放军强击航空兵显然还难以堪称“可靠”)的火力支援系统了。
▲ 没有武装直升机,没有远程火箭炮,没有飞豹,也没有激光制导炸弹,只有最早的强-5目前可以看到的船载炮兵照片并不多,其中最常见的两张里,一张是在民船上固定了包括坦克在内的多件武器进行射击,另一张则是一系列自行火炮和自行火箭炮被固定在民船上进行射击。但是毫无疑问,这两张船载炮兵射击的照片都只是进行测试的照片,毕竟坦克来自装甲兵,压根不负责火力压制,而将不同种类的火炮放在一条船上,显然也不是运用火炮的好方法。
▲ 坦克就应该用来突击,安稳地待在船上那么软弱怎么能行?
▲ 自行火炮那都是要上滩头的,也轮不到上船按照用途分,这些火炮可以分为远程火力支援群、近程火力支援群和直接火力支援群,其意义和用途自然是顾名思义,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直接火力支援群,虽然像坦克之类的装备都是要在第一梯队登陆的,不可能用来在船上搞直接支援,但是当时很多野战防空部队的57毫米和37毫米高炮则当仁不让用于直接火力支援。这种编组既是解放军对于上世纪90年代装备的威力最大化应用,也是自一江山岛一来解放军两栖登陆作战和演习经验的总结。
▲ 一江山岛作为解放军第一次三军联合作战,经验是十分宝贵的为了便于指挥,像122毫米加榴炮、130毫米加农炮和152毫米加榴炮这样的大口径火炮一般以连为单位部署在2000吨以上的民船上,以保持射击时的相对稳定。船载火炮在射击时以远程火炮为起始,在航空火力准备的同时开始进行直接火力准备,并掩护近程火力支援群和直接火力支援群展开射击,其支援时间至少1小时以上。
▲ 像这样使用统一的122毫米炮的船载炮,就比较符合实战的要求了
▲ 无人机在当时被认为是解决炮兵观测问题的关键,现在看来,这个判断相当准确当然,当直-9WZ这样的装备面试的时候,船载炮兵这样的“应急”战法早已经发展到了尽头,随着解放军各种对地攻击手段的不断增多和精确打击手段的不断推广,即使是传统的“千军万马过海峡”式的抢滩登陆作战中,留给这样一种战法的空间也越来越小。自然而然的,今天的我们只能从一些老照片里回顾解放军曾经的“土法上马”了。
▲ “蜀黍有练过哦?对地支援什么的,不难啦”
▲ “蜀黍有练过哦?对地支援什么的,不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