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洋]
尽管距离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迫不及待地向中国表明态度了。
10月23日,出席日本德仁天皇“即位礼正殿之仪”的习近平主席特使、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会谈。在会谈期间,安倍首相说了这样一句话,“日方……愿妥善处理台湾等敏感问题,与中方一道,加强顶层设计,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共同努力建设美丽和谐、面向未来和充满活力的日中关系。”
如果仅从表述来看,只不过是安倍首相向中国政府就台湾问题进行积极主动表态,但如果仔细分析2012年底再次担任首相以来,安倍晋三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历次会谈的内容,那么这样一句表态就别有深意了,特别是在当前中日关系不断深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自2012年低至今,安倍晋三共与中国国家领导人进行了17次交流(包括正式会谈、通话、简短会谈;交流对象目前有国家主席、总理、副主席),其中只有4次主动提及台湾问题:
第一次是2017年7月8日,在与习主席的会谈期间,安倍提到“日本在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中阐明的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变化”;
第二次是2018年5月9日,与李总理举行会谈时,安倍提到“日方将按照日中联合声明的规定,仅同台湾保持民间往来”;
第三次是2018年9月12日,与习主席会谈期间,安倍表示“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日方坚持在两国政治文件中确认的立场,这一点没有任何变化”;
第四次则是10月23日,与王岐山副主席会谈上,安倍称“日方……愿意妥善处理台湾等敏感问题。”
当地时间2019年10月22日,日本天皇德仁在东京皇宫宣告即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及夫人安倍昭惠出席仪式。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也赴东京出席庆典。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安倍首相在不同的时间点就台湾问题进行表态,似乎看不出什么特别,但若结合当时中日关系的具体情况,那么每一次表态都不是无心的,显然都是为了向中方展现诚意,推进中日关系改善。
安倍首相第一次就台湾问题表态是2017年7月,尽管目前学界和新闻界对本轮中日关系开始改善的起始时间有不同的判断,但毫无疑问的是,2017年5月以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率领的代表团出席完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中日关系改善的速度明显加快,而安倍晋三适时就台湾问题进行表态,无疑能够增加彼此间的政治互信。
同样,安倍首相第二次就台湾问题表态,是在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期间,而2018年10月,安倍晋三实现了再次上任以来的首次中国正式访问,所以他在5月和9月两次就台湾问题向中国国家领导人表态,既是为给自己的访华营造有利氛围,也是为了向中方展现改善两国关系的诚意。随着明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临近,安倍首相再次主动就台湾问题表态,则是为了让中方放心,不论谁当选都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通过安倍晋三4次主动就台湾问题表态,其实完全可以看出,台湾对日本而言始终是一枚棋子——中日关系走低的时候,日本将台湾作为谈判筹码,通过打“台湾牌”来吸引中国的注意;中日关系走高的时候,台湾则被日本晾在一边,有意无视。安倍首相先后4次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都是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的进程中,这其实也表明了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台湾与日本的关系不过是中日关系框架下的一种民间关系,而台湾民进党和蔡英文当局的一些亲日、媚日举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除了就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表达自律外,安倍首相更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向中方展现改善双边关系的诚意,实现习主席对日本的首次国事访问。当前,中日关系确实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改善势头,但潜在的干扰因素也一直存在,这或许正是习主席“原则”同意应邀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的原因。比如,在今年台湾地区的“双十庆典”期间,日本派出了200人的大团赴台,其中国会议员高达30多名,而在10月10日当天的庆祝游行中,就有包括自民党议员在内的“日华议员恳谈会”打着醒目的“日台友好”横幅参加游行。
因此,安倍首相在与王岐山副主席会面期间,主动就台湾问题积极表态,也是为了给中国吃定心丸,避免因台湾地区选举、蓝绿竞争之小,错失习主席访日、深化中日关系发展之大。当然了,安倍晋三表态的背后似乎也包含了为此前国会议员赴台行为寻求谅解的目的,即某些国会议员的行为不能代表安倍政权的政策,即使他们从属于自民党。
安倍晋三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的表态固然值得肯定,但自民党内的“亲台派”势力依然存在,这就需要安倍有所作为。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至今,日本政界,特别是自民党内部始终有“亲台派势”力的存在,比如安倍晋三的胞弟岸信夫,他就是日本版“与台湾关系法”的最主要推动者,并且依然蠢蠢欲动,还有如上提到的“日华议员恳谈会”等。
诚然,作为首相的安倍晋三无权干涉国会议员在台湾问题上具体言行,但如果从自民党总裁的身份而言,那么他完全可以对自民党国会议员进行约束。时至今日,日本“亲台派”政客反复鼓捣出来的一些小动作看起来很有声势,甚至让民进党和蔡英文当局以为“日本真的与自己同心”,但每到中日关系的重要时刻,则不难看出日本人还是有明确清晰的判断。
2011年9月,蔡英文与安倍晋三握手。图自网络
实际上,自蔡英文上台这几年,民进党和台湾当局向日本展现出的亲日、媚日行为并不少:
2016年11月,台湾“农委会”在3天内举办了10场听证会,内容就是推动实现解禁日本受核污染灾区的食品,而蔡英文当局的目的就是为巩固与日本的关系;
2017年4月,时任台南市长赖清德发现日本工程师八田与一在台南的铜像被“断头”后,便立即向日本方面汇报;
同年8月,台湾“立法院长”苏嘉全访日期间,鼓吹“台日关系如夫妻”;
2018年8月,蔡英文当局“驻日代表”谢长廷在网上发文称,台湾内部的“中国政党”不断扩大台日矛盾对立,并表示在台湾设“慰安妇”铜像破坏台湾与日本的关系;
2018年12月30日,由日本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生效后,蔡英文当局再次表达了希望加入的意愿,但却被日本政府无情地拒绝了,理由就是台湾没有解禁日本受核污染灾区的农产品进口。
因此,笔者倒是希望安倍晋三能够尽早管住自民党内“亲台派”势力,不让他们胡作非为,毕竟这对日本好,对台湾也好——能够让那些亲日、媚日的台湾政客尽早醒来,别因他们而断送了台湾的美好前程。
最后,通过安倍晋三此次主动在台湾问题上表达自律,也希望台湾当局今后在处理与日本关系上,能够多点理性,少点感性,多培养些“知日派”,少依赖些“亲日派”。上世纪70年代初,日本政府受到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闪电访华的影响,选择先于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要知道在此之前,日本政府对台湾蒋介石当局是极为支持的,支持力度甚至超过了美国。然而,断交与建交就是在顷刻之间的转换,并没有给台湾留下任何心理准备的时间。
因此,在当前中日关系改善势头不断向好的大背景下,台湾需要找到自身在东亚政治经济格局中的正确位置,不要有任何天真的幻想。民进党和蔡英文当局若依然以意识形态为优先,那么只会断送台湾未来的发展。希望安倍晋三的这次表态,能够让台湾那些亲日、媚日分子从梦中醒来,认清形势、认清孰远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