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为这场“试胆游戏”设定的最后期限是7月6日。按照白宫咄咄逼人的表态,那一天将开始征收惩罚性质的关税。
其现在距离“开战”只有不到10天。眼看刀要出鞘、枪已上膛,特朗普却意外地软化了立场,试图降低冲突的风险。
美媒6月28日刊文称,白宫放弃在对华技术出口方面设置障碍的计划,也不准备针对东亚大国的投资采取严厉限制措施。
总而言之,特朗普的团队选择了低烈度的对抗。美国参议院民-主-党头目舒默表示:
总统放弃限制投资和技术转移的决定,意味着白宫向全世界宣布不想与第二大经济体“开战”,特朗普选择了妥协。
英媒6月27日报道称,白宫更倾向于利用现有的安全审查系统来监督在关键领域的投资,而非建立一个强力机构,与原来的立场相比是一个后退。
白宫内部的对华鹰派一直要求对来自东亚大国的投资加以严格限制。
按照原计划,白宫将在6月30日前出台新的命令,但这一进程很可能终止。新的CFIUS法案已经通过,但不仅仅是针对美国最在意的对手。
实际上,特朗普这几天有点狼狈,主要是低估了事态变化的速度。
1、在韩国北邻弃核的问题上,美方终于感到了某种孤单感。
6月25日在南卡罗莱纳州的助选集会上,特朗普承认东亚大国在制裁方面帮助了美方,否则韩国的北邻也不会如此配合。
问题是现在不会再有这种协助了。特朗普用“太糟了”形容目前的处境。想必他也清楚,正是自己的蛮干胡干导致了这个结果。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6月27日则佐证了特朗普的言论,他声称相关制裁正出现“中度的倒退”,因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再像半年前那样在边界实施极为严格的禁运。
他同时也对东亚大国发挥的作用表示肯定,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松绑与韩国北邻之间的跨境商业活动具有向美方施压的意味。
问题是,白宫对此无可奈何。根据韩媒报道,现在每天都有1000至2000大陆游客跨过鸭绿江到邻国旅游,而航班也在时隔7个月之后重开。
值得玩味的是,这些事情都发生在蓬佩奥准备牵头与韩国北邻之间进行谈判之前。美国人应该明白一点,没有东亚大国的点头,白宫不可能取得任何成果。
2、贸易纷争的“反噬力”开始让白宫感到大事不妙。由于欧盟报复美国的钢铝关税,美国品牌的象征“哈雷摩托”决定把工厂搬迁到欧洲,以避免缴纳约1亿美元的高额关税。
白宫对此大发雷霆,甚至用了威胁的口吻阻止美国厂商的趋利避害行为。
特朗普委屈地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我为你们做了这么多,结果却是这个样子。
为了能够鼓舞民众对“美国制造”的信心,特朗普决定亲自参加富士康在美国工厂的动工典礼,以体现某种自信和成绩。
3、美方想要的部分成果,东亚大国的确给了,不过却是“雨露均沾”。
法国牛肉和英国牛肉分别在时隔17年和22年之后重返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东亚大国还宣布从7月1日起降低从孟加拉国、印度、老挝、韩国、斯里兰卡的进口货物关税,尤其是黄大豆关税降为0。白宫忙了半天,似乎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