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曾经潜伏国民党军队高层,解放后成为上海“飞地”开拓者
5月初,四岔河监狱离休干部聂岳撼安详地走完了他102岁的人生。
他少年时期便投笔从戎,毕业于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军事学校——黄埔军校,他是革命时期“隐蔽战线”的勇士,在党的领导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建国初期就扎根苏北荒滩,他投身劳改劳教工作20多年。
聂岳撼。本文图均为 上海监狱微信公众号 图
读书时期,聂岳撼受周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星期刊》影响走上了爱国道路。
1937年卢沟桥战火燃起后不久,聂岳撼毅然选择了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官学校(暨黄埔军校第十四期)。军校就读期间,他看到国家残败、民不聊生,奋笔写下:烽火燃卢沟,从戎太白楼。闻笛蛇山静,慷慨大江流。
1947年,聂岳撼一家摄于南京。
日本投降后的上海,一方面,它是灯红酒绿,冒险家和重庆接收大员的乐园;另一方面民主浪潮在黄浦江头汹涌澎湃。
聂岳撼在这里阅读了大量民主杂志,这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后来投向革命点燃了希望之灯。
1947年初,聂岳撼经军校同学洪承武介绍,到南京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任少校参谋。其间,在整理一份《陆军战斗序列》时,他趁没人注意,便偷偷把《陆军战斗序列》拿回家。回到家后,聂岳撼将《陆军战斗序列》拿给好友王敏看,并毫不隐瞒地向他说明想通过马叙伦转交给党组织的意图。
聂岳撼将《陆军战斗序列》藏在一盒糖果中,委派王敏和妻子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前往上海,想将情报通过马叙伦转交党组织,未果。后又通过马叙伦外甥黄国光将情报及时送出。
解放后,聂岳撼曾经问过王敏:“你还记得那盒糖果吗?”王敏得意地笑道:“你的礼物,组织早已收到。”这是聂岳撼为党送出的第一份“礼物”。
1947年8、9月间,聂岳撼终于通过王敏与中共华东局社会部取得了联系,成了一名红色谍报人员。
这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已开始反攻。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打算亲自前往东北视察,鼓励士气。参谋总长办公室专为陈诚准备了一份《军事手册》,内容包括1947年上半年各战场重要军事资料,统计数字详尽,属绝密文件,篇幅也很长。原中共华东情报局第一科科长曾说:“可以称之为军情资料中独一无二之孤本。”
聂岳撼聪明地利用和打字员的友好关系,暗中将复写纸留下,并带回家,成功将情报送出,最高国防机密,易手顷刻之间。
1953年,聂岳撼来到苏北上海农场(四岔河监狱前身)工作,一年只能回家探亲一次。当时的“飞地”刚刚开垦,到处是盐碱地、芦苇荡,聂岳撼在这里度过了26年的时光。
当时苏北农场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聂岳撼女儿在回忆录写到:父亲接到我后,领我到了一个茅棚前停下,告诉我这是他的住处,我惊呆了!我说,你怎么住这种地方?他风趣地回答,你别看是茅草棚,冬暖夏凉。。。。。。
聂岳撼只是众多上海“飞地”开拓者中的一个缩影。
聂岳撼自传《坎坷八十年》老一辈四岔河人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相融相携、追求卓越”四岔河精神的缔造者,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将激励着一代代四岔河人继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