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们在关注军事的同时,常常有这样一个感叹:当今社会,各种娱乐明星收入那么高,粉丝那么多,但真正为国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却往往知之甚少,收入也差距巨大,这种形势不知何时能够改观?一个令人欣喜的情况是,目前我国军事研究领域的一些杰出领军人物,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所熟知了。杨伟,歼20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已多次接受采访。其个人风格十分鲜明,“锋芒毕露”是其典型的特点,那种锐意进取的风范、信心十足的态度、舍我其谁的霸气,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5月31号,杨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从研制试飞到正式装备空军部队,歼20的研发列装历程体现了中国航空技术和中国空军的飞速发展;其优异表现超出了预期,将对我空军战略转型产生深远影响——这似乎印证了一个传言,歼20在军内对抗中对3代机产生了一边倒的“屠杀”效果,其(由于隐身、先进航电系统而带来的)强大的性能令军方感到震撼;军方对其性能“十分满意”,歼20被要求加速生产。
杨伟称,在歼20研制过程中,研制团队紧抓需要突出的几个特点(隐身、网络一体化航电、超巡、超机动),注重扬长避短、综合优化,使得歼20能够在未来战场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杨伟曾在报告中指出,过去我们的战机研究是“军方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现在我们(成飞)和军方合作,积极探索未来空战发展趋势,未来战场需要什么样的战机,我们就给军方提供什么样的战机——这种视野、这种格局、这种追求,真是令人敬佩!
杨伟称,过去的战机性能较弱、功能较少,飞行员要花很大的精力去驾驶、操纵飞机(歼15飞行员在阅兵后接受采访时称,就担心飞机有问题);歼-20(在操控性、航电功能、智能化等)性能上发生了跨代式的发展,对飞行员的要求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飞行员只需花很少的精力去操控飞机,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对战场态势的感知、信息的分析,以及判断和决策上。因此,歼20对飞行员智能的要求是很高的,飞行员也因此变成了战斗员。杨伟称,(因为这种特点)虽然歼20大航程、高机动性的特点对飞行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其交付部队后,空军在短时间内就就培养出了大批熟练掌握歼20性能的飞行员、保障人员。如此短的时间内,这么多的飞行员就如此的熟练,在中国战机研发史上,都是没有过的,歼20的表现是最好的。
杨伟称,歼20一定会走系列化发展的道路,会具有更多的独特能力;目前正在根据未来战争的要求进行研究,谋求跨越式发展的途径。最后,杨伟说,科技兴军是科学家的重要责任,激励我们搞研发的,是国家的战略需求,是军工人的一腔情怀;不断的追求与报国,这是内心的动力。好一个一腔情怀,好一个不懈追求!笔者印象中,早在2010年歼20露面之前,成飞拉出了一个横幅,上写“努力研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当然笔者还觉得有些乐观,后面越来越发现,这就是他们“永争第一、努力超越”的一腔情怀和不懈追求。历史证明,歼20总设计师杨伟,跟海军的马伟明少将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当之无愧的“国宝”级科技工作者。(作者:利刃/唐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