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台伯河]
周末看了《八佰》。在看之前,我对这部电影抱有深深的期望;但是看完之后,剩下的只有失望。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制作精良,但是处处透露着极为别扭的价值观,看完让人感觉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的电影。它最大的问题,是在这个电影讲述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缝合怪”式的叙事。
成年人“啥都要”,造出了“缝合怪”
为什么说《八佰》是一个缝合怪?我们有必要来先谈一谈历史本身。《八佰》的故事自然来自于抗日战争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在现在普遍流传的故事事迹中,八佰壮士守卫四行仓库,壮绝阻击日军长达四天,最终因内外原因撤退进租界区。其事迹惨烈震撼人心。
很可惜,真实历史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恐怕没有那么惨烈,本质上是一个政治仗,在布鲁塞尔会议召开前夕表演给西方各国看,象征中国军队在上海并没有放弃抵抗。其真正规模也不大。
正如马前卒所言,八佰壮士的事迹本身,“是当代中国‘创世神话’的一部分”,因此具体的事迹、伤亡,不可避免有各种版本流传。但从比较主流的伤亡数字的版本来看,战斗也并不十分激烈,524团1营在四天的保卫战中,共阵亡14人,伤23人(加上撤退时的伤亡,总共阵亡19人,伤47人)。日军伤亡200左右。
铭记八百壮士的坚持抗战,决不投降的精神,这是拍摄这部电影的应有之意
考虑到524团依托坚固大楼打防守战,以及日军因为租界问题束手束脚,这个伤亡数字应该还是可信的,不然如果漏洞太大,也不会成为“主流版本”。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纪念馆有详细的历史钩沉,对真实情况有兴趣的观众不妨前往一观。
那么,如果我是导演,这里自然就有两个把四行仓库保卫战拍成电影的改编方向:
第一种改编方向,以各种现有的宣传“事迹”作为基础,拍摄这支孤军如何保卫四行仓库,最后报国成仁;自然,在具体的剧本之中,可以刻画几个原本怯战避战的懦弱逃兵,如何在激烈的战斗中成长起来,最终壮烈牺牲,以身报国。
这个故事的情感落点,就落在了家国同构上:所有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意识到,“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最终呈现的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这个大背景下不屈的抗争。
当然,艺术加工理应有创造性改编与夸张的空间,但既然标榜历史片,那么就没有必要在现有的历史与故事上再作过多的夸张,毕竟,这些故事在几十年里已经沉淀了各方人士足够的“发挥”。
有的影评号,在为《八佰》辩护时,举了《拯救大兵瑞恩》的例子,认为原型只是在兄长战死后获准回国,“现实中,并未发生任何拯救行动”。
其实,这就如同《红海行动》对红海撤侨行动的创造性改编一样,都只是军事片乃至动作片的玩法,根本不是历史片。
以它们作为标准,来评判《八佰》,也太不专业了。
《拯救大兵瑞恩》本就是一部军事片,而没有标榜自己是历史片,以它为标准,说电影就应该有改编,怕是有些强词夺理
第二个改编方向,以真正的历史真实为基础,不能像现在的《八佰》这样,只是蜻蜓点水般点出这本质上是一场政治仗的事实,而是要以此为核心逻辑展开内容:呈现出在这一场政治仗发生的那个历史时空中的世间百态:有当时上海作为半殖民半封建城市的天堂和地狱景象;有日寇之凶残;有国军之无力;也有当时蒋府之懦弱无能,只能寄希望于“国际调停”和政治操弄。
这个故事的落点,就是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加冷峻,现场不那么激烈,同时也更加切合实际的抗战视角,最终的目的则是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为何而战?十四年抗战之正义性到底如何体现出来?
中国人民的觉醒,是在国府“正式”抗战之前,而不是之后,如果说不清楚这个问题,就无法理解人们为何传扬“八百壮士”的事迹
那么管虎导演是怎么选的呢?他的回答是:“我全都要!”但是,这个“全都要”,只能是让这两个可能性的发展互相冲突。
最后《八佰》的呈现,就是一个“缝合怪”:它既有英勇壮绝激烈燃烧的战争场景,也往里塞进了“这是一场表演性质的政治仗”的历史事实;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上述的两个故事方向实际上是互相消解的。
壮士们当然是英勇的,可导演编造出来了一个个激烈战斗和“随意”牺牲的场景后,转头之间就让特派员说出“你们的牺牲不要变成更大的笑柄”。
而这些英勇牺牲的国军将士们操着各地方言,投入到上海这样一个当时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似乎是想要讨论“何以中国”这样一个宏大问题,但最后也完全避开了对其的解答。
这些角色最后走向了死亡,但是他们在死之前,以及我们作为观众,最终还是没有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为何而战?”
影片中的角色一直到死也没有解释“我们是谁,我们为何而战?”
是依靠什么样的驱动力,怎样的动机和事件,把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操着各地方言的人,最终捏合成电影里用口号式的语言所喊出的“中华民族”这四个字的?他们/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
表面上,似乎影片里的各色人等在抗日的背景中,渐渐被“缝合”在了一起,但在根本上,“政治仗”的阴影始终在解构,让人分分钟出戏。很多人的牺牲不像是家国情怀觉醒的产物,更像是导演安排的“为死而死”。毕竟,中华民族的觉醒,不是在淞沪抗战时就完成的,电影改史与地图开疆一样,你可以这么搞,但能不能让人信服,就另说了。
这导致本片在基础上便是一个“意义”悬浮在真空中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无法用升格镜头+煽情配乐解决的——四百二十壮士,四天惨烈战斗,最后的意义就是从桥上跑过去逃进英租界?
浪漫化、游戏化的《八佰》:为战而战,为死而死
那么这样一种基础意识形态的缺失和互相冲突,所带来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就是战争场面的奇观化和刻奇化——当你解决不了“为何而战”的问题的时候,就只能通过不停地展现战争的暴力血腥来试图把这个问题回避过去。
从故事的自身逻辑层面(并非历史逻辑)就存在一个很基础的问题:你知道是政治仗,英国人知道是政治仗,美国人知道是政治仗,全世界都知道是政治仗,怎么就日本人不知道呢?
我要是日本指挥官我为什么不等着你过两天撤退呢?我为啥要费死力气去打你这个四行仓库啊?在真实历史中,日本也并没有投入太多力量去攻打。
这就顺理成章地带来了下一个问题——管虎导演(他也是编剧)很可能隐约地意识到了这里有问题,于是,他发挥了他在之前《老炮儿》里已经熟极而流的做法,把冷峻的历史现实浪漫化(Romanticize)、演义化了(请注意片中大量对《三国演义》的引用;以及小湖北脑补的赵子龙冲向敌阵的场景)。
能把一个老流氓的死,描写成“时代的眼泪”,自然,也可以把抗日事迹演义成戏台上的几个亮相
对日本人指挥官的刻画就是“演义化”典型。这种“双方大将战前会面”的桥段可以出现在三国演义里,可以出现在黑帮片里,但是唯独不应该出现在这样一部描写抗战的电影中。
日本指挥官的形象非常刻板的来自于以往抗日神剧的刻板印象:英俊,冷酷,留一个小胡子,张嘴就是“这就是我们的荣誉之战”——这完全错误。
这场战斗,跟指挥官的个人荣誉毫无关系,这是国战,这是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死亡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不是为了荣誉牺牲的。
本片中对他的刻画,一言以蔽之就是没有刻画。他的功能就是板着个脸,说出一些看上去非常像是从黑帮电影里摘过来的台词,来扮演一个刻板印象的日本指挥官,你完全看不出他是如何立在那个具体的历史时空之中的;他的目标是什么?忧虑是什么?他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另一个刻板印象当然就是从下水道里游进去的那几个咬着短刀纹着大花膀子的日本士兵,那同样是典型的日本黑道形象。
甚至本片的摄影风格,也体现出导演的“黑帮电影”范。我们都知道自从《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战争片的摄影就有了一个套路或许可以称之为“卡明斯基”流派:全程手持跟拍,模拟战地记录片。新世纪的国产战争片,诸如《集结号》《南京南京》其实都使用了这种类似的摄影风格(我觉得《南京南京》那段国军炸坦克的戏拍得非常不错)。
从摄影专业角度分析,《八佰》的拍摄手法更接近于黑帮电影,与《拯救大兵》之后开始流行的“卡明斯基流派”有很大区别
而管虎在本片里实际上并没有使用这种风格,仍然是斯坦尼康-滑轨-摇臂的平滑摄影镜头。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是夜袭那段,国军在仓库里与日军正面相遇,有人大喊一句“开灯”,然后镜头马上切到一个侧平全景,两边一左一右互相开枪射击倒下。整个调度很像拍黑社会火拼。
实际上《拯救大兵瑞恩》里有一个非常类似的桥段:主角小队进入一个楼突然中间墙塌了,和对面德军撞个正着。双方非常紧张互相喊话,最后还是开枪,德军被全部打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回头看一下,体会一下其中的差别。
当然,作为在圈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导演,不可能只有“黑帮范”,在电影的前半段里,也试图做出了一些努力来刻画日方视角:比方说那个记者坐着汽车进入日本军营那段。虽然这种刻画看上去还是过于刻板印象和奇观化,但是在电影的后半段导演显然连这种努力都放弃了:不光是日方视角消失了,日本士兵也消失了。保卫战第四天出场的是两架日本战斗机;而最后他们撤离那场戏,干脆就没有日本人的任何镜头。
于是我们看着整整十分钟国军冲上桥然后被四行仓库以西的一个火力点的机枪子弹给打倒的升格镜头。任何一个稍有军事常识的观众在这里肯定都会纳闷:您不是留下一队人打阻击了么?这队人的任务不是去拔除或压制这个对撤离有直接威胁的机枪火力点吗?他们到底干啥去了?同理可问:当初刀子那些人为四行仓库拉电话线结果被日本人狙击手一打一个准,为什么国军不火力压制一下呢?
拉电话线这事,也是离奇的创作。历史上,四行仓库通往后方的电话线根本没有被破坏。而影片中,这些人死完,第二天汽车就拉了一车人,在大白天大摇大摆地从桥上过去了。
有个影评号说,这些人死了,“如果再拍杨慧敏是走过去的,是不是给人一种过于轻易,前面的人都白死了的感觉?”以此来为电影拍摄杨慧敏游过去辩护。对不起,影片里这汽车自己就“过于轻易”地过去了。
日军的表现简直就像是游戏里的敌人,倒计时一到,立刻自动消失
更有趣的一点,是片中保卫战第二天所发生的剧情。第二天开始,租界各处在传,“日本人要三个小时攻下四行仓库”;大家都很担忧,国军根本支撑不到三个小时。
的确,影片中的日本人攻势猛烈,出动了大队步兵,爆破队,还有装甲挖掘机围攻四行仓库;在这场攻防战中的确奉献出了一个催泪段落,也就是国军背着炸药包跳下去自爆以阻止日本爆破队,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次攻防战的结束是如何展现的:租界中的群众欢欣鼓舞,“日本人三小时没有攻下四行仓库!”然后第二日就结束了。
看到这里我已经一脸懵逼了,这仿佛是在做一个游戏任务,八十八师接到一个任务,“枪林弹雨:支撑三小时!”然后哐的一下,所有人的眼前冒出一个倒计时,02:59:59,经过一番血战,最终倒计时结束,任务完成!然后日本人就如同任何一个FPS游戏中的AI一样,瞬间消失了,下次任务明天上线再说吧!
类似这种浪漫化的、游戏化的剧情基本上贯穿了片子里所有的战争段落。管虎导演对战争的理解,我总觉得来自于吃鸡游戏——比方说第一日晚上几个日本人咬着刀子从下水道游进去那段,以及试图绕到四行仓库背后在灯红酒绿的背景之下夜袭的军事决策,完全是一种吃鸡游戏的逻辑:哪怕是最愚蠢的军事指挥官都不会做出这种白痴军事决策。
影片中四行仓库背面就是苏州河,河对面就是灯红酒绿的租界(虽然历史上,那里并非租界的热闹地方),租界还有好多人在河边围观,你绕到仓库背面就是被围观群众看个正着:没有人会这么偷袭。
历史上,日军在第一天确实也沿着苏州河进攻过两次,但那是刚交手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在白天直接进攻正门。这和影片里在灯光下“偷袭”的脑回路还是完全不同的。
没有细节,就没有历史,就没有人的主体性
归根结底,本片的战争段落,大多是为了营造“悲壮”气氛,而非呈现出合理的战斗过程本身。片子里实际上并没有体现很多在军事上有意义的桥段:技术细节一律欠奉,战争片往往会有的围绕机枪阵地的一系列动作(比方说刻画机枪手如何射击,卡壳了如何排故,子弹打完了要有人把子弹送上来),在这部电影里根本没有。
管导演花了很大的精力来拍的实际上只有一件事:死亡。片子里几乎唯一的持续存在的战争场面,就是士兵如何被打死的一百种花样。这就是我在上文所说的,是一种对于战争,对于暴力血腥的奇观化呈现。
没有技术细节,就意味着没有人的努力;没有人的努力,就意味着没有人的主体性,这些人只是为了被打死而存在的。固然这种死亡的奇观化镜头,再加点煽情音乐,可以把观众的眼泪逼出来;但是,它是一种没有主体性的叙事,这才是本片的最核心的问题。
电影中的死亡完全是以一种卖弄“视觉奇观”的方式出现,却完全没有任何技术细节,也就没有人的努力,更谈不上人的主体性,除了强行“催泪”,没有任何意义
从美国越战电影开始,专业的抢救伤员戏就成了战争片中的重要一个环节,而在《八佰》中,士兵们对自己的战友的感觉,更像是黑帮分子之间的“塑料兄弟情”,连一个尝试抢救的镜头都懒得给
影片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展现苏州河对岸的租界人群的视角,他们如何看这场战斗。(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富丽堂皇的室内场景管虎倒是拍得非常好,同时这些租界群众穿得都挺光鲜亮丽,一个穷人都没有。)在他们眼中(以及我们作为观众的眼中),四行仓库保卫战其实就是一种奇观。这就是我所谓没有主体性的叙事的体现:英勇战斗只是旁人看的一场戏。
在片中黄晓明扮演的特使已经明说了,你们的牺牲只是用来向英美展现英勇的。这也就让“升旗”这个段落变了味:在谢晋元的演讲中点出了升旗的主要用意是要向河对面的西方国家展现他们还在抵抗这件事。升旗的目的,不是为了自我,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看”。于是,这面旗子升起来就不能落下去了:要是为了自我升这面旗帜,不会为了一面象征性的旗帜而做出这么多无意义的牺牲。
即使如此,护旗那段的逻辑也只是在中方这边勉强成立,更大的问题是:为什么日本人看到一面国府旗,就会像一头看到红布的公牛一样发狂?这就是本文一开始的那个问题:全世界都知道是政治仗,日本人不知道吗?日本战斗机飞行员就一定盯着那个旗帜要把它打倒?
弄个不那么容易被打断的钢管旗杆行不行?旗子升起来了,大家也看到了,收起来又有什么问题?挂在大楼正面或者背面不行吗?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出结论:电影里这个段落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展现那么多国军士兵为了把旗子撑住而被打死这个过程。展现“死亡”是最大的目的。
而且,这些展现“死亡”的桥段几乎全都是于史无据的,甚至不见于过去的“演绎”,而是这部号称“历史片”的露怯式创新。
整部电影极力模仿战争片名作的种种做法,基本都因为种种细节问题变成了“露怯式创新”,例如片中所有日军都会用类似动画片里的“忍者跑”的动作跑来跑去
但有的影评号,口口声声说“别用历史,捂死了电影”,好像不编这些内容,就做不好“戏”一样。其实历史和电影并不矛盾。
搞笑的是,这个号以《敦刻尔克》为例,试图证明它与《八佰》一样,都在重大问题上与历史不符。
该号声称,《敦刻尔克》“近40万溃军困在海滩,德军迟迟不进攻,在历史学者认为,这是希特勒在为之后与英国和谈赚取政治筹码。而电影,却呈现出一种敌人无处不在的惊恐状态。”
不明大局的小兵,在败退到海边后依然停留在“惊恐状态”很正常啊,难道《敦刻尔克》罔顾历史,用各种夸张的“烟花”和不合理的情节,描写了德军“激烈的”地面进攻?真令人怀疑,这样的所谓影评号,真的看过《敦刻尔克》?两相对比,只能衬出《八佰》根本性的缺陷。
前进到《八佰》的最后一个部分,主体性的消失通过这场戏完全地展现了出来。管虎导演用长时间的升格镜头,配上煽情的配乐,最终展现的是一个什么场景呢?政治仗表演完毕,国军支撑不下去最终转进,逃入英租界,还在桥上被日本人用机枪收割。
从电影技法上来说,拿升格镜头随便拍点什么,再加点煽情配乐都能显得十分感人,但是技术无法解决叙事问题:越煽情,观众回过味来就会觉得越不对。最后留下来的阻击队伍非常突兀地从电影里消失了,楼上的瓜怂唱了两句三国也不见了;而当国军士兵刚要冲进英租界,镜头略过那一只只手,八佰的Logo突然出现,电影戛然而止。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再往前推一下就会发现这煽情多一分钟就要彻底露馅——无非也就是跑进英租界然后被英国佬缴了械嘛,最后还是要做俘虏,做日本人的俘虏和做英国人的俘虏,对于一个古老伟大的民族而言,追根究底不都是被侵略的结果,不都是苦涩的事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网友在新浪军事争鸣栏目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网友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