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中国悄悄改变核武器使用政策 美国坐不住了

2019-06-08 22:37作者:

首先中国的核武政策究竟是什么,说实话,我没看到官方版本,主要有三条,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我们的核武器仅是用来保家卫国,再补充一点,中国仅保留最低核武威慑能力。


那好,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中国的核武政策为何与其他几个大国不一样,这要与我们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国内环境有关,那时候,我们不发达,经济比较封闭,在海外没有多少利益要维护,只要能看好我们自己的家就行了。

再说,我们那时也没钱,养不起那么多的核武器,导弹,所以,第一代领导层做出这个决策是英明的,是恰合其势的,现在呢?


我们当初做出这个决策的环境都已不存在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已经深深的融入到国际体系当中,成了一百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其利益遍布世界各地,现在我们不光要看家护院了,还要维护海外的国家利益。


再者,养核武器很贵吗?也许,但即使很贵,俄罗斯仍然维持了一个很大的核武库,未见其国家不堪重负,论经济,显然,我们比俄罗斯强太多,论需求,我们也更有必要维持一个适当的核武数量,保持一个大国应有的威慑力!

那现在为何未见其变化呢?因为政策的惯性,时代变了,环境变了,在那个时代制定的政策已经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但不到非变不可,都不愿折腾这事,亦如两少一宽,计生政策。


如果我们对我们的核武政策做适当调整呢?比如,把核武数量加到1000以上,而且都是现代化的,带有高超音速弹头的,完全能突破任何拦截系统的新式核武器,适当提高透明度,毕竟核武器是用来威慑的。


如果别人都不知道你竟然有这么多,这么先进的核武器,其威慑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其次,改变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只要是有核武器驻扎的国家,或者与核武国家结盟的国家,不在此列。

同时,凡是对我国的重大设施进行攻击的,或是对我们的核武设施进行攻击的,一律核反击,这样做会有什么好处呢?


当然,这就等于告诉相关国家,我们已经做好了核战争的准备,在做相关决策时请思量,再者,也让那些认为中国还是那个又穷又落后只知道忍气吞声赚钱的小国知道。


重点,特别是让那些不把中国当回事的小国知道,中国也是有獠牙的,对中国必须抱有应有的敬意!

顺便说一句,提到核武器,我们国家总是说,我们的核武器数量是五大国中最少的,这句话极为不妥,这等于变相的告诉世界,我们的核武威慑能力是五大国中最差的,这不是让一些有核国家,尤其是美国更起轻视之意吗?


如果美国在做相关决策时,不把中国的核武器放心上,后果,诸君想一想吧,在说一句,如果我们的航母上,载有核武器,那航母也是核设施!


中国公布解放军核武器最新数据:美俄坐不住了。

一直以来,外界关于中国核武器数量的猜测一直没有间断过,并以此作为中国军事不透明的借口之一。前段时间就有英国媒体报道称:中国多年来从未公开核武库的相应数据,相比美俄两家的高调炫耀,中国却一直以来以低调的姿态示人。


那么这就让人感到疑惑,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核武器实力到底如何,目前发展到什么水平了?

这些一直是大多数国家迫切想知道的答案,但是国之重器怎能轻易示人。据美国智库的严谨分析后,终于揭开了中国核弹头的数量。美国智库称,目前中国陆基核武库的主力分别是东风5B及可搭载5~10枚弹头的东风5C;搭载单弹头的东风31系列,以及搭载多弹头的的东风41。而海军装备了“巨浪”潜射导弹,空军轰6轰炸机装备了投掷式核武器。

此外,令西方更坐立不安的是,中国还保有世界仅有的30枚氢弹。据美国智库分析,中国至少拥有1200枚核弹头分别搭载在上述洲际导弹之上。美国智库的这一结果出炉后,可想而知,足以令中国震慑四方。美国曾长期宣称中国仅有300枚核弹头,如今至少1200枚的数量让美国彻底坐不住了。

其实相比美俄两家那个能把对方摧毁好几遍的恐怖核武库,我国核弹头数量已经算少了,为什么我们不追求美俄那样维持一直庞大的核力量呢?

中国一直秉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基本政策,在已知的消息里,在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只有我们始终维持着一股最低限度的核反击力量,这就说明我们的核武器数量远没有美俄两家那样庞大,毕竟核武器的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员,而且核武器的保质期相对较短。

核原料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重要的是我能毁灭你一次和你能毁灭我十次没什么区别,所以一味的追求数量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军费,还容易引来其他国家的猜疑。当然,就目前这些数量的核武器就已经足以让美俄两家坐立不安了。

北京努力迈入核超级大国俱乐部,将自身的核“三位一体”能力推向全新高度。这能显著提高核力量应对全球性军事冲突的效率。

文章称,中国新弹道导弹射程达1.4万公里,能摧毁全球任意地点的目标。但最重要的是,中国核武库不会被第一次核打击所攻破。据权威的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在旅顺海军基地附近的大连辽南船厂,有一艘装好导弹发射装置的032型柴电潜艇。专家认为,该潜艇旨在用来测试计划为新一代096型核潜艇配备的先进的“巨浪”-3潜射弹道导弹。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尼古拉斯·贾科梅蒂说:“中国核武器史上首次变得不会被第一次核打击所攻破。这是北京获得可靠的发动核反击能力所需的最后一步。”

文章称,核力量能承受住第一次核打击以及随后作出回击的能力,这是让中国成为军事超级大国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使北京不仅能推行独立自主的政策,还可以影响全球局势。中国军舰赴波罗的海参加俄中联合演习并在圣彼得堡参加俄海军节阅兵就是上述能力的展现。

中国舰艇编队在结束波罗的海演习之后,前往拉脱维亚的里加。里加市副市长自豪地宣布,这是中国军舰在拉脱维亚恢复独立之后的首次到访。中国舰艇编队不仅在波罗的海举行演习,还将对几个国家进行正式访问。这一切意味着,中国军队在完成涉及世界安全的全球性任务。

美国人依据卫星照片来判断中国在核潜艇方面的进展。得益于此,中国一艘新的094型“晋”级核潜艇被发现。它在大连附近的一个基地停泊时被卫星拍摄下来,其外观与俄罗斯的667BDPM型“海豚”级核潜艇相似。

第一艘094型核潜艇于2004年下水。美国人认为,094型核潜艇能携带16枚射程为8000-1.2万公里的“巨浪”-2弹道导弹。“巨浪”-2被视为中国“东风”-31陆基战略导弹的水下版本。

“巨浪”-3潜射弹道导弹预计将成为“东风”-41陆基导弹的水下版本。“东风”-41导弹的射程为1.4万公里,能携带6到10枚分导核弹头,其性能堪与俄罗斯的“白杨”-M相提并论。为了这种导弹,中国多次测试WU-14高超音速飞行器或者说是弹头。类似弹头只有俄罗斯和美国才有。全球任何国家都没有抵御这种武器的手段。

中国升级潜艇部队的举动令美国军方害怕。最新版中国军力报告对美国政府提出了如下建议:中国潜艇的建造应促使五角大楼加速提高美国实施反潜战的能力。由于反潜防御领域舰船、飞机和直升机的数量下滑,这种能力已降至史上最低水平。

《简氏防务周刊》关于032型柴电潜艇改造的报道表明,北京将自身的核“三位一体”能力推向全新高度。这能显著提高核力量应对全球性军事冲突的效率。直到最近,除俄美外,尚没有一个有核武器的国家具备这种能力。核武库让中国超过法国,成为全球第三核大国。此事如今已成为构建多极化世界时不得不考虑在内的因素。

对于美国海军而言,封锁是对华战争的有效战术。中国陆上石油管道非常容易受到攻击,美军利用精确打击武器攻击固定目标的能力几近完美,而且尽管面对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威胁,但美海军能够在反介入/区域拒止武器系统作战半径之外削弱中国的经济实力。一旦战争发生,即便中国进一步升级核武库,也无法阻止美国对华实施封锁。

因为鉴于美国能够发动压倒性核反击,因此即便遭到严重封锁,中国也不可能会针对美国发动核打击。严重的经济衰退可能会令中国感到难受,但针对北京与上海发动核打击则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景。因此,面对美国"封锁"战略,避免与美国发生武装冲突是中国唯一的选择。

此前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发表短文称,对于美国海军而言,封锁是对华战争的有效战术,因为中国严重依赖石油进口。

面对美国的"封锁战略",文章提出了中国的两个选择:一、减少弱点;二、避免冲突。这篇文字首先否认了第一种选择。因为解放军海军的确没有能力护送油轮,而且中国陆上石油运输管道也容易受到美国的攻击。

因此,文章认为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实际上是中国抵抗美国"封锁战略"的唯一手段。其中的关键在于加强中国的核威慑力量,"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只有这样,中国的核威慑力才足以阻止与美国发生冲突,避免可能遭到的严重封锁。

不过,森德斯特龙指出,对于核威慑力量及美国在对华战争中采取封锁战略的问题,这种说法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威慑与避免战争有关。《国家利益》文章认为,通过强化中国核武库,与美国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进而就能够消除遭到美国封锁的风险。然而,森德斯特龙指出,出于种种原因考虑,美国事实上不可能会发动对华战争。

中国"最低核威慑"、全球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后果、缺乏国内支持、美国历来不愿意被视为"入侵者"的事实,都会阻止美国攻击中国。

任何美中战争都会是中国发动的,因此强化中国核武库、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并不是中美战争机率降低的原因。

森德斯特龙认为,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不会起到任何效果;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在更强大的的核威慑"保护伞"下,发动常规战争可能会对中国更有吸引力。

森德斯特龙认为,如果避免冲突政策失败,更加强大的核武库也无法阻止美国对华实施封锁。而且,即便遭到严重封锁,中国也不可能会针对美国发动核打击,因为美国可能会给中国以压倒性回击。

上一篇: 人民币成非洲国际货币,美元成纸片,惨遭重创
下一篇: 意大利危机引发连锁崩盘,欧盟对华做重大让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