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但正所谓“一山还有一山高”,没有最冷,只有更冷,这个地方,穿三层秋裤可能都不够!
从房屋中散逸出来的暖空气冻成了蓬松的冰,落下来,然后新的暖空气出来,周而复始。
这里是奥伊米亚康,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一个盆地。此处距离北极圈仅350公里,被称为地球上最冷的人类定居点。
一个纪念二战的公园内,雕像已经被冰霜覆盖。
52岁的亚历山大·普拉东诺夫是一位退休的教师,他穿上衣服正准备去户外上厕所。
满目冰霜白雪,寒风中不住打颤的双腿,和一离嘴就化作无数细小冰晶,以及瞬间随风远去的哈气。
交通灯上覆盖着冰霜。一月的时候,冰冷的浓雾弥漫着整个城市,使一切都蒙上棉花糖似的冰霜。
那么这里,到底有多冷?据统计,奥伊米亚康一年中有3个月的平均气温低于零下40℃,历史上最冷的记录出现在1933年,当时的温度是零下78℃。
在奥伊米亚康的中央,写着苏联时期的标语“奥伊米亚康——冷极”。
一名女子走过结冰的大桥。
而文中的这些照片,则是新西兰摄影师阿莫斯·查波尔在奥伊米亚康连续居住数周拍下来的。
一只不会随便吠叫的护卫犬。
拍照的勇气有许多种,勇于攀登高峰、潜入海底、深入前线都是它的具体体现,而探访“人类最冷定居点”,无疑也是其中一种。查波尔这样概括他对这个村子的第一印象:“当我穿着薄长裤走到零下47℃的室外时,感觉冷空气抓住了我的腿,更让我惊讶的是,口水都会结冰,像针一样刺着我的嘴唇。”
傍晚时分奥伊米亚康的全景。村庄的供热厂位于图的左侧。就是在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查波尔的拇指几乎冻住了。
在奥伊米亚康的供热厂附近,一位挖掘工正把煤灰堆在一起。
毫无疑问,在这么严寒的天气下拍摄也是非常艰难的。有时候,查波尔的相机镜头和变焦环甚至会因为结冰而动弹不得,导致无法对焦。为了让机器不结冰,他会把自己的夹克衫半敞着,试图以体温来令相机保持温暖。
圣诞节的时候,一位当地女子在冰冷的薄雾中走入教堂。
此外,他拍照的时候还要屏住呼吸,否则呼出来的空气就像香烟的烟雾一样浓厚,会飘在周围并毁掉照片。
一名男子走入奥伊米亚康唯一的商店,车子留在外面保持空转状态。商店的废纸在夜间会放到一个40加仑的桶里面燃烧。
奥伊米亚康的一个醉汉。他警告查波尔在夜晚的时候远离街道,因为入夜之后“这些街道属于我”。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宝贵的成果,这些难得的照片向所有人展示了靠近北极圈的人们如何在冰天雪地中生活。和大家想象的差不多,这里的生活确实不易。由于常年温度太低,奥伊米亚康根本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因此这里的居民主要以肉类为食。
市场上,一名女子抓着一只准备卖掉的北极兔,旁边还有许多冰冻的鱼。
此外,奥伊米亚康的室内几乎没有水管,浴室大多都位于外屋,因此对当地人来说,上厕所和洗澡永远是令人非常头疼的事…
苔原上的一间厕所,其实就是两条木板搭在一个粪坑之上。冰冻的粪便堆得很高,几乎快与粪坑口齐平。
一间屋子外面,挂着一双夏天时穿的鞋子。
不过没关系,战斗民族的人民自然有自己的抗寒妙招:那就是俄罗斯的柴火和俄罗斯的茶了!茶?哈哈,当然是指他们的伏特加!
一辆位于奥伊米亚康之外冻原上的货车。苏联时期,这种货车在西伯利亚广受欢迎,因为它们能承受住严寒的考验,在乘客室内常装有工业级的供暖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