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购买的苏-35已经初步形成战斗力,赴南海巡逻
据媒体报道,印尼已经正式与俄罗斯签署了采购苏-35战斗机的合同。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印尼将从俄罗斯采购11架苏-35,合同价值11亿美元。
照这个金额算下来印尼采购苏-35的平均单价就是1亿美元,而据媒体报道中国购买24架苏-35的价格这是20亿美元,平均单价为不到8400万美元。看到这个价格可能有不少人要“笑”了,毕竟看起来中国买苏-35“便宜”了一亿人民币。
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比如中国买S-400,外媒的报道是引进6个营S-400防空系统的价格为30亿美元。而俄罗斯向印度出售5个营开价55亿美元,土耳其买4个营也要25亿美元,怎么看中国都是“最大赢家”。为什么总会有这种情况呢?今天,贞观防务就来说说这事。
-400的每个作战单位包括数十部车辆,也有很大的“可选空间”
从数字看的话,中国买武器确实最“便宜”,但这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首先,武器采购本身就是去选择一个很大“套餐”,尤其是像苏-35、S-400这种大系统大平台,可选的东西太多。例如中印都买苏-35,中国的要求可能就是俄空军是啥样的照着给我来就成,语言界面都不用改都可以。印度肯定不行,别说界面,其它任何细节都得按我的要求改改改……这是有先例的,印度购买36架“阵风”的修改成本就将近20亿美元。此外,还包括配套武器怎么配、量怎么选等等。
其次就是采购背后的附加条款,印尼采购苏-35就很能说明问题。据披露的信息,印尼支付苏-35的钱就有很多“花样”,全部的11亿美元中仅有1.7亿美元用现金支付,剩下的这是以易货(据称是用咖啡、茶叶和棕榈油)和抵消的形式进行合作,其中易货占到了一半的价值,抵消的部分则占到35%。拿不到那么多现金,作为卖家的俄罗斯多要点等价的东西其实也正常。类似的易货模式在中国的采购苏-27时也采用过。
印度的米格-29的升级价格近亿人民币,“幻影”2000还更贵,这背后都有抵消条款的影子
印度买武器贵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推进“印度制造”的“法宝”——抵消条款。众所周知,目前印度正在不遗余力的推进它的“印度制造”,在本国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印度就逼着武器卖家投资本国工业和技术转让。
从2005年开始,印度就已经“逼迫”各国军火商接收其抵消条款(在外界看来,这就是贸易保护)。例如,2008年印度与印度签署升级69架米格-29、价值10亿美元的合同,但后续其中价值30%金额的零部件将从巴拉特动力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引进;印度后来在采购米格-29K舰载机时同样如此,其中抵消条款的很大一部内容集中在飞机雷达维修以及其它售后服务;以色列出售武器给印度也都接收其抵消条款,而且似乎比较积极,印度通过抵消条款获得了大量的以色列军事技术。
印度高价购买“阵风”看似“傻”出新高度,其实印度人很高兴
合同价值30%的金额是印度对抵消条款的硬性规定,当然,印度是能多要就多要。印度向法国采购36架“阵风”战机的价格高达88亿美金,光看价格印度是“傻到家”了。不过,印度人心里却高兴着呢,因为这笔交易的抵消合同金额占到了总价格的50%!其中30%用于转让军事技术,20%用于协助印度厂商生产和“阵风”战机相关的零组件,印度的不少大小国防企业都得到了好处。而最近俄印就S-400出现分歧,很重要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不能就抵消条款达成一致。
因此,印度高价购买武器其实是其“印度制造”国策的一部分,因为高价买武器就说印度“傻”并不恰当。问题的关键应该在于,印度花高价搞这些事目的达到了么?
中东土豪喜欢中国武器,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服务到位
售后保障也是影响武器价格的因各重要因素,比如中国和中东土豪都买苏-35,就算所有的硬件都一模一样,中东土豪的最终成交价也必然比较贵,因为中东地区气候比较恶劣,相关的保障难度更大,价格自然也高。此外,土豪们“娇贵”,要你提供更好的售后保障,钱也会水涨船高。
以上说的只是影响武器贸易的几个因素,此外还有种种原因会影响武器交易价格。总而言之,买家“人傻钱多”应该是比较次要的因素。
中国买武器就是花钱买好用,掺杂的东西较少
再回到开头的问题,中国后买武器价格的之所以便宜,关键就在于我们自身有相当的基础,购买武器本身比较“纯粹”,也就是为了用,很多保障工作自己都能做,我们也不会还去要求什么技术转让,更没有交保护费的意思。买卖双方是完全平等的地位,如此,武器价格自然就低。(作者署名:北国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