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署名:胡诌施佬
施佬有话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将在青岛举行。为了纪念和庆祝这一历史时刻,施佬将从今日起陆续更新系列文章,讲述中国海军筚路蓝缕的70年征程。本文为第一篇。
进入2019年,在中国海军成立第70年的关口上,首艘国产航母和055型大型驱逐舰的首舰接近完工。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伴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工业能力的进步,中国海军逐渐成长,从一支甚至无力自保本国海岸线的孱弱力量成长为全世界第二大的海上力量,而这一切的起点,就从1949年江苏泰州的一个小乡镇中开始。
只有“汽艇”的人民海军
回到1949年的4月23日,当中国人民海军的前身——华东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正式成立的时候,中国海军组建起来的第一支部队包括原第三野战军教导师师部、教导师第3团、师直属步兵营、野战军直属侦察营和苏北军区海防纵队,总人数4335人。
▲ 如今的海军诞生地已经成为了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支部队里,唯一和舰船有关系的,是当时编制有1463名官兵的苏北军区海防纵队。这支部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1年新四军组建的苏中军区海防团。这支部队在被纳入海军之前两天,刚刚作为第三野战军的一支关键力量参加了渡江战役。
▲ “京电号”虽然不属于苏北军区海防纵队,但也是参加渡江战役的重要一员
作为解放军少数熟悉航海和拥有机动舰船的部队,海防纵队一方面使用其汽艇大队的动力船、江轮、汽轮、自制汽艇和机帆船运送了突击队横渡长江,另一方面,纵队还派出人员作为舵手,指挥其他渡江部队的划桨帆船保证方向。在战役之前,纵队的汽艇大队共有9个中队,近百艘各型船只。
▲ 即使是普通的帆船上,也有海防纵队的成员帮忙掌舵
如果要说造船,在这个时期的海防纵队就已经开始了,渡江战役前,为了增加可用的汽艇和机帆船数量,海防纵队就曾自建一批这类船只:寻找船匠制造全新的木船或者木帆船,然后将淮海战役中缴获的美制卡车的动力系统加以改造后作为动力系统。如果要考察新中国海军的造船历史,这批渡江战役前的“汽艇”可能就是最早的一批了。
▲ 无论是美制卡车还是自造“汽艇”,从敌人手里缴获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手段
不过这些所谓的自造舰艇最多只能跑跑运输,作战那基本是够呛,想要获得正规舰艇,在当时的中国,就只能从国民党海军手中夺过来。
凑军舰、改军舰
就在华东区海军成立的同一天,国民党军海防第二舰队和第五巡防艇队在中共地下党的长期工作之下,由舰队司令林遵少将率领所部30艘舰艇,1271人在南京东北笆斗山江面起义。而在海军成立前后,包括“重庆”舰在内的一系列国民党海军舰艇在各地宣布起义,这些舰艇在保留下来后,成为人民海军早期重要的一个来源。
▲ 中国最大的战舰“重庆”舰的起义,毫无疑问对国民党海军是一记重拳
在各处接受和俘获的国民党海军舰船也是人民海军的早期的一大进项。第三野战军10兵团在第2舰队起义时俘获了企图冲出长江口的3艘战舰,并且俘虏了国民党江阴补给站的3艘拖船;解放上海后,海军接管部门也接收了国民党的10艘舰;国民党第3机动艇队向解放军投诚后,其下辖的23艘艇也被解放军所接管。
▲ 第2舰队的舰艇是人民海军较早获得的成建制舰艇
除此之外,其他形式筹措的舰艇也是一个重要来源。比如上海的轮船招商局就向海军提供了不少原本是军舰,二战结束后被改装为民船的船只,而海军也曾在1950年派人前往香港,以购买民船的形式,采购了14艘已经用于运输的大中型登陆舰和2艘运输船。值得一提的是,1951年1月23日,上海水产公司挑选了56艘美制渔船,交付华东军区海军,这些渔船在加装了小口径机关炮和重机枪后全部成为巡逻艇,成为解放军海军早期相当“好用”的一批作战舰只。
▲ 渔船改装而来的炮艇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舰艇
这些船的大多数在当时的条件并不很好:不少舰艇为了躲避国民党空军的轰炸被迫自沉,打捞浮起之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检修;不少舰艇是因为舰况欠佳甚至无法航行而被国民党抛弃在大陆的,需要修复之后才能使用;那些民船则完全没有武装,需要在进行改进,加装武器之后才能成为军舰。总之在加入海军前,这些多方筹措的船只都要在船厂内进行彻底的翻新维修和改造。
▲ 比如这艘“洛阳”号护卫舰,就是由一艘改做香港商船的澳大利亚扫雷舰改造而来的
与我们设想中军舰改造有统一规划不同,这些解放军舰艇的维修改造多数时候都带有很强的“因地制宜”特点,待修舰船本身的状况,工厂的技术能力,船厂所库存和能筹措到的武器装备,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舰艇改造后的状况:原本就是军舰,且在国民党海军里也是主力舰艇的“长治”舰基本就按照其自沉时的情况恢复原样;从招商局获得的“元培”号商船在改造中则同时混装了苏制、美制和日制的舰炮;从运输船改造而来的一些炮舰上甚至安装了陆军105毫米榴弹炮改造而来的舰炮……由于当时船厂的技术水平也很有限,太复杂的维修工作也无法实现——起义后自沉的轻巡洋舰重庆舰从打捞到修复都需要苏联技术人员的支持,以至于解放军最后放弃了修复重庆舰的计划。
▲ “重庆”舰虽然最终成功打捞,但并没有完成修复
经过差不多一年这样的“整编”之后,1950年4月的解放军编成了第一批的4个舰队:以16艘登陆舰艇组成的第5舰队,以8艘护卫舰(排水量不足千吨的“大炮舰”)组成的第6舰队,以8艘炮舰(包括货船改造的炮舰)组成的第7舰队和5艘登陆艇改造的扫雷艇组成的扫雷大队。这其中的护卫舰和炮舰加起来的总吨位也就一万多吨,只相当于现在一艘055驱逐舰,但已经是人民海军的绝对主力。
▲ 由登陆舰改造而来的“古田”号扫雷舰
由于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以低价购买了大量美制登陆舰艇用于民用运输,加上解放军在解放东南沿海岛礁的战斗中特别需要两栖作战舰艇(客观上也有金门战役失利的惨痛教训),因此解放军也相当重视对登陆舰艇的搜集修复,因此登陆舰只在海军里的数量增长相对较快。到1955年,以登陆舰艇为核心的第5舰队规模已经增长到6艘大型坦克登陆舰、6艘中型坦克登陆舰、6艘机械化登陆艇和36艘登陆艇,总数54艘的舰队。
▲ 这其中不少登陆舰被解放军用到了90年代
而护卫舰这样的装备对于当时的解放军就不那么容易获得。民国海军长期处于荒废状态,千吨左右的舰艇本来数量就有限,这其中舰况较好的只要没有起义,都被国民党海军裹挟回台,剩下的不仅多数来自满清或者北洋军阀时期,舰艇状况也极不乐观。因此相比于登陆舰艇,护卫舰(实际上包括了许多老旧炮舰)的数量增长却相当有限,而且这些老舰航速低、火力差,虽然国民党海军的主力舰也只是美国援助的小护航舰,但却能够在多数海战中稳压人民海军一头。
小步快跑的发端
无论是出于保卫海疆的现实考虑,还是为了解放台湾的作战准备,人民海军都需要更多更好的舰艇。这其中既包括用于掩护登陆船队穿越台湾海峡的大中型水面舰艇,也有保卫沿海的轻型舰艇。对于大舰队来说,当时的中国显然是没有能力包办建造,在1951年的《海军五年计划组成部署》中,规划的舰队核心是由苏联帮助维修的“重庆”号巡洋舰,主力的40艘驱逐舰、猎潜舰、扫雷舰和潜艇全部也由苏联引进,华南的4-6艘护航舰,也是计划从香港购买后自行改建的。
▲ 这一规模不小的引进计划因为朝鲜战争只实现了一小部分
小型舰艇结构相对简单,所需船厂设备也要求较低,中国海军的造舰确实也是从此发端。不过在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就算是小型舰艇,中国海军也不是想造什么就能造什么的。小型舰艇中的鱼雷快艇是轻型舰艇里“以小博大”的关键,但因为高速大功率快艇发动机制造工艺复杂,高速快艇线性需要高水平的设计,且鱼雷的制造本身对于效果就困难重重,因此当时的中国连鱼雷艇这样看似不起眼的小船都是需要进口的。人民海军最初的造舰规划中,能够自造的舰艇也只有吨位小,航速低的炮艇而已。
▲ 看似不起眼的鱼雷艇在上世纪50年代初也全得仰仗进口
今日的我们看着“炮艇”是在当代中国海军手里用来承担港口警卫和打杂的,而在新中国海军刚建立的时候,这不仅是当时海军最迫切需要的舰种,而且还是当时中国唯一能够批量建造的型号。而且就是这种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炮艇,当时的海军还得在全国造船能力最强的上海江南造船厂(时为海军江南造船所)试验建造。更加令人沮丧的,是即使江南造船厂这样的大船厂,在建造炮艇这样的事情上一开始也没有太好的表现,在1951年试制第二艘42吨炮艇的下水过程中,就因没有加足压载铁导致艇体倾覆。
江南造船厂这两艘小艇上的火力只有3挺机枪,航速也只有12节,虽然钢制船体毫无疑问比木船要好,这批不成功的炮艇只建造了两艘,建造时间却从1950年12月拖到了1951年10月和11月,对一艘排水量42吨的炮艇来说,长达11个月的建造时间显然不是什么好表现。同期的青岛造船厂也建造了8艘43吨的炮艇,基本性能也大同小异。
▲ 一张据说是青岛建造的43吨炮艇的照片
到1952年,在吸取首次建造的经验教训之后,江南厂修改了图纸,开始批量生产52甲型炮艇,该型炮艇的吨位增大到了50吨,但得益于艇体设计本身是按照苏联教材中的样例稍加放大的线型,在使用同样动力的情况下,炮艇的航速没有变化,抗风浪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武备则增加到了2座25毫米机关炮和2挺机枪。这型艇的性能基本满足了海军的要求,因此在上海和青岛批量建造了26艘,成为中国海军第一批大规模装备的国产炮艇。
▲ 52甲型炮艇的基本结构与当时我军的日式炮艇有不少相似之处
1953和1954年量产的53甲型和54甲型是从52甲的基本设计上进行逐渐改进后发展而来,53甲型艇增加了露天指挥台和人力驾驶舵,方便了编队指挥作战,同时增强了火力,将52甲的两座25毫米炮换成了一座37毫米炮和一座20毫米炮。由于动力仍然使用功率不足的库存美制柴油机,吨位进一步加大的53甲炮艇航速降低到了11节(后期由于设计配备的柴油机使用殆尽,被迫更换了动力更小的发动机,航速降低到只有10节)。54甲型的改进更多是在一些设备的布局上进行了调整,使设备安排更加合理。
▲ 1955年的老电影《怒海轻骑》中就出现了这型炮艇
尽管两型艇的性能并不尽如人意,但是东南沿海迫切的需求还是让53甲和54甲型被大量投入建造,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中国海军生产了36艘53甲型和14艘54甲型炮艇,成为这一时期大量新建炮艇部队的主要装备。加上之前建造的炮艇,全国在1955年之前建造的这86艘排水量50吨左右的炮艇,就是当时人民海军自行建造的主力舰艇,它们加起来的总吨位不足4300吨,和中国海军现在的一艘054A型护卫舰差不多。
▲ 批量建造中的53型炮艇
这批炮艇在海防形势最关键的50年代初解决了漫长沿海巡逻的有无问题,成为我军一批新建炮艇部队的主力装备,也参加了50年代的多次与国民党海军的战斗。同时,对一系列炮艇的设计和改进,以及在短时间内批量生产的实践,客观上锻炼和提高了中国的舰艇设计人员和造船工业。而从52甲、53甲到54甲一年一个型号,逐渐在设计上渐次改进的做法,也让人民海军第一次在实践中操作了“小步快跑”这种日后我们会反复提及的技术发展策略。
▲ 批量服役后的53甲/54甲炮艇成为当时海军的主力
不过限于当时的中国工业水平,这种“锻炼”实际上是相当有限的:从技术上看,这些炮艇所谓的自造部分,实际上主要是制造这些炮艇的艇体;炮艇虽然采用了快艇的线型,但却因为动力系统的功率有限,无法发挥这一线型减阻提高航速的优势,最大航速只有10-12节左右;艇上的动力系统多数是来自于船厂在抗战后采购囤积的登陆艇用柴油机;武器要么是苏联引进装备,要么是仓库里库存的日制或者美制枪械;至于火控什么的则基本完全没有。中国当时建造的炮艇更像是造一个艇体来承载库存的动力和武器,至于能否达到理想的配合,显然还不是这支一穷二白的海军所能追求得起的。
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新中国也从1953年开始全面进入了和平建设和发展时期,苏联156工程的全面开展,也拉开了苏联工业体系向中国全面输出产品、技术和设计思想的大幕。中国海军很快就会在新一轮的造舰工作中感受到来自苏联的新血液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开始不仅仅在于那些直接引进、充当海军主力的“四大金刚”,也在炮艇这样一个中国海军50年代最基本的舰种身上迅速发生。
▲ 这样的改变,也在中国的炮艇身上迅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