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新的太行版歼20着陆图片引发了网络热潮。很多朋友都注意到进气道鼓包上面一边有两块深色材料,据此认为Bump发生了变化。我在对比研判之后感觉,目前,尚未看出发生变化。下面结合图片标注做个说明。(所有图片来自网络,特此向图片的拍摄者和所有者致以诚挚谢意)
首先,那条黄色的纵向肋条,并不是新鲜事物,我以前也写过帖子讲这事,那时候还认为以肋条为固定件,外覆柔性复材蒙皮起到随速度调节Bump的功能,当然现在证明,那时候我脑洞开的大了些。
肋条上下的两块复合材料蒙皮,那也不是新鲜事物,虽然以前我认为有柔性蒙皮想法是错的,但是复合材料蒙皮依托那根肋条安装倒是合理的事情。两块三维凸起的复合材料蒙皮固定在肋条和上下机身上,形成了完整的Bump三维造型。今天那张新图放大仔细看,鼓包最后边隐约有条竖向的黄色线条和肋条垂直相交,把复材分成上部近似小面积梯形和下部大面积近似三角形两块区域。只是以前我们看到的歼20黄皮机都没有深色的复材底色而直接涂上了黄色涂料和防锈铬黄的机身融为一体了。为什么直接上同色涂料呢,我觉得是那鼓包已经针对前期的AL31F冻结设计了,所以那两块复材直接就上了涂料,我们在过去的生产试飞中也就无缘看到这种黑黄相间的进气道鼓包。就是下图这样。
在过去生产的歼20上,也是可以清晰看出肋条和位于它上下。表面稍微低一点点的复材蒙皮。
为了说明,我找了两张相似角度的图片做比对,供参考。
太行装机以后为了针对进气量的变化,肯定是需要调整优化Bump曲线,也需要反复安装不同曲面的板件做对比测试,从复材暴露的底色也可以佐证,新的曲面还没有冻结设计,还需要反复拆装对比试飞。从两张图片可以看出,新老歼20肋条上下两块复材的弧度曲线目前看不出明显的变化。很可能说明,这个对比测试刚刚开始,因为刚开始第一次试飞,从稳妥角度,还没有更换成新的曲面蒙皮。
另外就是尾喷管那道黑色的“沟槽”容易让人想到太行发动机引射气流进入喷管的那圈涵道,实际上不是的,那是喷管上一圈弹性整流片,用来遮盖太行发动机喷管外一圈作动筒的,这在歼11B上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之前太行版歼20图片虽然不够清晰,但是这个细节还是依稀可以看出的,有一圈深色材料的整流片。
今天那张太行版歼20的新图片从前往后看那里会感觉有道较粗的沟槽正是这个原因,发动机舱后部锯齿之后黑色部分就是逐渐变粗的这圈整流片。因为透视角度和分辨率不够的缘故,看起来像一圈缝隙。
通过今天新图的比对,我可以看出两点:1,Bump一定会修型,为此已经做了准备,但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已经做出改变。2,逐渐膨出的整流片和收到慢车明显开度更大的喷管,完全符合太行发动机的特征。(作者署名: 飞扬军事论坛 BY 方的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