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 军事新闻 > 

二战后苏联是怎么对待日本战俘的 四个办法一个比一个狠

2019-06-10 03:54作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日本虽然分别属于同盟国和轴心国,是敌对国家,可他们在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宣战,甚至还签订了《互不侵犯友好条约》,明确规定“双方承诺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互相尊重对方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但是,当“二战”进入尾声之际,苏联人“该出手时就出手”,于1945年8月9日零时10分,派出150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4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


曾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在苏军的打击下,顷刻间灰飞烟灭。据统计,关东军被击毙8.3万人,被俘59.4万人。战后,余下的近60万关东军官兵并没有在中国东北地区就地接受改造,也没有被迅速被遣送返回日本,而是被苏军象战利品一样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

为什么苏联要将日军俘虏送往西伯利亚?


一个很大的现实考量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几乎将所有能够搜罗的劳动力送到战线保家卫国,甚至包括妇女和青少年。这就导致在战后,苏联出现了极度匮乏劳动力的现象。于是,苏联将这些日军俘虏送到西伯利亚战俘营充当苦力,来为苏联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

“二战”中,战争给苏联制造了巨大的灾难,让苏联经济陷于崩溃。让日军俘虏以充当苦力的形式弥补他们制造的孽障,苏联当局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战俘被用来干重体力活,下矿井、伐木、搞建筑、铺公路,种种劳动当作是对战争期间苏联所遭受的损失的一种补偿。”“而且使用战俘只须提供最低水平的食宿生活条件,无需苏联政府太多的投入,就能迅速启动被战争摧毁的工业、能源、交通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


在遥远的西伯利亚,苏联是怎么对待日本战俘的呢?有四个办法。

一是寒冷。西伯利亚地区是世界上除了南北两极之外最寒冷的地区之一。这里天寒地冻,以至于许多地方不生长任何生物。日军战俘缺乏足够的御寒物品(那时候就连苏联人都缺衣少食,更何况日本战俘)。所以,许多日军战俘死于寒冷。


二是饥饿。当时,苏联的物资极度匮乏,特别是食品。当时,苏联许多民众生活都极度困难,更别说这些日军战俘了。于是,日军战俘又饿死了一批。

三是劳累。日军战俘被送到西伯利亚地区,不是度假,而是下苦力的。日军战俘整日劳作,几乎谈不上休息,被累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四是处决。对于不听从管教,或者偷懒的日军战俘,苏联的办法简单粗暴:开枪处决。

随着经济的改善和国际政策的调整,苏联政府也会不定期遣返一部分日军俘虏。最终,苏联军队陆续遣送了30万日军战俘回到日本。这就说,近60万日军战俘中,差不多有一半30万人,长眠于那遥远而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

上一篇: 蒋介石当初败退离开大陆,他首选目标并不是台湾
下一篇: 史上最能熬的阴谋家,装忠臣70年,熬死3位皇帝,最后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