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些媒体和网民最近在台湾话题上跳得挺欢。
16日,孟买的新闻媒体News21要继续推出关于一期印台关系的节目,这已经是第二集了。
第一集的播出时间是10日,是的,就是在湾湾的“双十节”。
不用想,内容不外乎就是鼓吹强化印台间外交、经济、文化和人民间关系,妄称印台可以深化合作、建立更紧密关系。
这,不是孤例。
自中印发生边境摩擦以来,印度国内反华情绪高涨,印度和台湾地区很多鼓吹“印台走近”的人开始蠢蠢欲动。
News 21在第一集节目中采访了一些印度和台湾地区的所谓学者,据称,他们都建议,印度与台湾应该加强关系,还说什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
这档节目甚至借专家的口宣扬,“印台关系应该超越中国因素”。
什么意思呢?
News 21给出的方向还挺明确,就是“松绑台印部长级官员和国会层级访问的限制”,而且暗示,印台间的交流在安全合作和军事交流具有潜力。
印度智库“中国分析及策略中心”研究员南拉塔·哈西娅在节目中把台湾之于印度的作用说得赤裸裸:“虽然台湾在军事战略方面的影响力与价值对印度来说不如其他国家,但台湾在平衡中国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这不就是在鼓噪印度政府打台湾牌吗?
简单搜了下,这个哈西娅经常性地就中印话题进行所谓的专家发言。
是她,公开声称印度应该支持台湾加入世卫组织。
是她,恶毒宣扬拉达克对峙事件、印巴边境开火冲突、尼泊尔公布纳入与印度有领土争议地区新地图等都是“中国精心策划,为的是施压印度”的离谱谎言。
还是她,在新德里准备审查7家在印孔子学院时,居然称“中国正在通过金钱诱惑的方式渗透印度教育学术界”,以影响印度的中国政策。
这个哈西娅的这些话还真契合台湾绿营以及印度国内民族主义人士的心意。
其实,也不奇怪。
她是印度台湾校友会的人。湾湾有没有给这家校友会钱,还没扒,但照常理推断,哈西娅和湾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没跑的。
着力于推动印台关系的印度智库,除了哈西娅所在的“中国分析及策略中心”,还有印度国家海事基金会。
台湾的台亚基金会10月8日与印度国家海事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
话说得很漂亮,这一合作是为了“促进更具包容性的印太区域发展”,说白了,就是拉拢更多的印度人为湾湾说话,为此撒点真金白银,湾湾也习惯了。
就在前几天,一些印度媒体和推特上的少数印度人搞出了一波“双十”闹剧。
事情是这样的。
10月7日,印度《政治家报》和《印度快报》分别刊登了与台湾“双十节”相关的整版广告,电视台WION7日晚则播出了一个25分钟的台湾专题报道。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宣扬“台湾是一个国家”。
我们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犯错,友情提醒他们不要违反一中原则后,一些印度人又搞出新招数:在推特上以祝贺台湾“双十”之名继续将台湾称为“国”,或者将蔡英文称为“总统”。
一些印度和湾湾的媒体对此故意渲染,好像多大一个事。其实,除了让我们平添些恶心,没什么实质作用。
可惜,蔡省长不这么看,这是她口嗨的资本。她在自己的推特上忙不迭地向“亲爱的印度朋友发来的祝福”表示感谢。
2
我们看到,近一段时间以来,印度战略界大谈“印度应突破外交底线,考虑发展印台实质关系”。
和“双十”闹剧一样,印度一些主流媒体装不知道地以“中华民国”指代台湾地区,或者以“大使”称呼“台湾驻新德里经济和文化代表”。
《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印度时报》《经济时报》等媒体甚至多次直接将吴钊燮的官职称为“台湾外交部长”。
印度政府呢,虽然明面上依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却常常以“新闻自由”为名揣着明白装糊涂,时不时地搞出点小动作。
比如,莫迪政府一直把吸引台湾投资作为重要目标。印度经常派出低层级官员到访台湾,一些退休高官、退休高级将领经常以非官方的身份到台湾活动。
蔡英文上台后,力推“新南向政策”,把印度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地。在印度消极对等孔子学院的情况下,台湾在印度设立了多个中文教学机构,派出了众多中文教师。
印台双方还在美国的指导下,针对中国大陆搜集和交换情报。7月时曾就传出印度要派负责处理印美关系的资深外交官古兰加拉尔·达斯担任新的所谓“驻台代表”。
达斯目前是印度外交部美国司司长,2001至2004年、2006至2009年两度派驻北京,能说流利的普通话。要知道,在印度,负责处理对美、对华,以及对巴基斯坦关系的外交人员,都被视为重要官员。
而在印度传出这一消息之前,民进党当局7月9日已经派出“亚东太平洋司司长”葛葆萱担任“驻印代表”。
不难看出,双方都对派驻对方人员的级别做了提升,政治意味十分明显。有外媒解读为,印度在故意打台湾牌,而台湾借机深化合作,将产业链向印度转移。
就在上个月,印度学者基普根今天(9月9日)投书《华盛顿时报》公开鼓吹“新德里与台北之间必须建立更深化的外交关系”,叫嚣着印台应“一起对抗中国大陆”。
基普根的想法有些天马行空,他说,“台湾拥有科技技术,可以替代中国大陆;印度应建立自己的制造中心,取代中国大陆;台印企业可以东南亚与其他地区为基础,开发安全的5G网络。”
理想是丰满的,架不住现实太骨感。
印度短时间内很难摆脱对中国产品的依赖。除了衣服、鞋子、玩具、灯具等日用品外,中国产的电信设备占据了印度国内市场的25%,汽车零部件约占据26%,太阳能产品的份额占当地市场的90%……
有媒体猜测,印度这一波强打台湾牌幕后有推手,那就是岛内宣扬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印度团体。
这些活跃的印度民族主义团体有国民志愿团的海外分支机构Hindu Swayamsevak Sangh、印度人民党的海外之友,以及世界印度人理事会(VHP)。
他们说,自己是为了在台湾更好地宣扬印度教,然而,宗教之外,他们正在把影响力扩展到政治领域。
VHP台湾委员会委员Shiv Kumar Nebhwani说,“我们希望建立外交关系,因为印度和台湾都是民主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国民志愿团与莫迪的关系,恐怕很多人都知道的。
莫迪从小就是国民志愿团成员,当选总理后,任命的很多高管也都是国民志愿团的人。所以很难说,这些在台湾活跃的印度团体最终会对印度涉台政策产生多少实质性影响。
那么,台湾议题在印度外交中究竟是什么分量的存在呢?
首先必须得说,建交70年来,印度官方总体上很好地坚持着一个中国原则。
还没独立前,印度国大党就与中国共产党有过合作。相信很多人都记得那个著名的“印度白求恩”柯棣华。他就是1938年随着国大党派往中国的小型医疗队来到中国,支持中国人民抗日。
1947年独立,印度政府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但新中国一成立,尼赫鲁领导的国大党政府立即意识到,这将是改变亚洲战略格局和世界力量对比的重大事件。短短3个月后,1949年12月,印度就宣布承认新中国,撤销对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当局的承认。次年4月1日中印正式建交。
虽然一开始印度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比新中国高,但在对华关系包括台湾问题上,尼赫鲁和国大党政府一直保持睿智和理性立场:
一是始终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二是坚持当时国民党当局在联合国安理会占据的席位应属大陆政府。
一位南亚问题学者对刀哥回忆说,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曾在与他交流时透露,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后,美国曾趁机怂恿新德里,说印度应该争取替代中国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但尼赫鲁当时回复说,印度当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但中国的席位也必须保留。
这个姿态,是印度独立初期国大党政府涉台立场的一个缩影。即便跟中国关系急转直下期间,新德里也没出现原则偏差。
但最近几十年尤其新世纪以来,随着印度政坛变化,尤其人民党上台后,台湾议题出现频率增多。印度一些人开始提出对中国打“台湾牌”。
这一方面是因为“台独”势力猖獗,最近几年还提出所谓“新南向”等政策,印度一部分人从中看到了经济产业上的“机会”。
另一方面,就是眼看中国力量快速增长,印度少数政客或舆论开始琢磨如何加大跟中国回旋的余地,在台湾问题上搞点小动作,进入了这些人的考虑范围。
最近几年,印度一些智库,也包括政界、军界一些退役官员,甚至人民党等政党内部人员,跟民进党当局的交往明显增多。
印度有人在台湾问题上“作妖”,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要看清楚,在“台湾牌”上做文章的,仍然只是少数政客或媒体。这个问题还上升不到政府层面,印度官方还不敢在一中原则上公开挑战。
有些评论认为,最近印度鼓噪打“台湾牌”的声音增多,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对印“统战”的结果,表明印度真的可能向蓬佩奥说的那样,向着加入美国构建的全球反华同盟那个方向滑动。
这种解读显然简单了。
有着大国雄心的印度不会轻易被华盛顿反华政客忽悠了。而且不结盟是新德里一直以来的外交原则,它也不会放弃对战略自主的坚持。
更关键的,如果印度敢在台湾问题上出幺蛾子,中国反制它的手段很多,而且都将是新德里的“不可承受之重”。
一个简单方式,就是我们随时可以对印度东北部做点什么。
这块一直让印度中央政府“担惊受怕”的地区,与印度本土通过宽度仅有20多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相连。当地存在多个反政府武装,印度政府长期跟这些武装进行着不同规模和程度的冲突。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严格坚持不干涉印度内政的原则。
但如果印度官方在一中原则上跑歪,那么它自己很清楚:印度东北部离中国那么近,相对于西里古里走廊那个脆弱的印度“鸡脖子”地带,中国地理优势明显,只要稍微做点动作,就够印度喝一壶的。
因此,打台湾牌的鼓噪在印度国内成不了大气候。好处没多少反会引火烧身,印度官方和主流舆论不会那么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