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要说哪一件先进武器的横空出世最为让我等军迷兴奋,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国产电磁炮。毫无疑问,2018年年初作为国产电磁炮海上实验平台的“海洋山”号坦克登陆舰,及其所搭载电磁炮在网络上的大范围曝光,在给国人带来极大惊喜的同时,其高达32兆焦的炮口动能标准以及早于美国海军同类项目完成海上实弹打靶测试的进度,更是向全世界时刻昭示着,我国在电磁炮这种极具科幻感和代表着未来方向的武器研发领域,已经实现了对美国的弯道超车并走在了世界前列。
国产电磁炮的出现代表了我国在该领域对美国的弯道超车
相比之下,原先在电磁炮领域的研发冠绝全球的美国,其海军名下的电磁轨道炮项目,却因始终无法突破32兆焦的炮口动能标准以及不断超支的经费问题,目前已基本处于项目停滞状态,一直未能按计划装舰并进行海上测试。而耗费巨资的电磁炮项目迟迟未能出成果,也让美国海军十分着急。毕竟随着ERGM与LRLAP这些远程精确制导炮弹项目的夭折,美海军水面舰艇装备的AGS155以及MK-45型主炮对敌方目标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依旧十分欠缺。显然,新一代电磁炮暂时是不能指望了,于是乎美国人就把主意打到了炮弹的头上。
美国在电磁炮项目遭遇瓶颈后就把主意打到了炮弹的头上
说到这个“超高速炮弹”,实际该项目最早是BAE公司为美海军电磁轨道炮研发的配套弹药。根据资料显示,HVP在使用32兆焦电磁炮发射时,最大射程近200公里,该炮弹采用INS+GPS复合制导,主要用于执行远距离精确打击任务。不过,随着电磁炮项目的延宕,为了满足美国海军舰炮的对地远程精确打击能力需求,HVP也衍生出了可以在MK-45这类常规舰炮上发射的版本用于过渡。 据美国军方披露,在去年夏天所进行的一系列测试中,美国海军“杜威”号驱逐舰使用MK-45型127mm口径舰炮,发射了至少20枚“超高速炮弹”(HVP)。
常规版的HVP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海军的设想中,配套MK-45型127mm口径舰炮的常规般HVP,除了可以满足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对陆地及海上目标的远程精确打击需求外,还可用于执行对战术飞机和反舰导弹的拦截任务。在美国海军看来,由主炮+HVP的配合负责舰艇的末端防空和反导作战,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程度的将“宙斯盾”系统从繁琐的末端防空反导任务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集中更多的资源用于完成海基反导任务。同时,HVP目前8.6万美元的单发使用成本,也要远低于单价动辄上百万美元的“拉姆”以及ESSM等防空导弹。
HVP打靶试验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想,美国海军仅靠改进一款炮弹,就能达到我们电磁炮的同等作战效果,除此之外还具备了防空反导等多用途能力,那么我们还有必要继续发展电磁炮吗?实际上,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讲,“超高速炮弹”(HVP)与传统火炮的组合确实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一切的背后并非没有代价。据悉,使用常规舰炮发射的HVP,相比32兆焦炮口动能的电磁炮版本,其初速在从6马赫降低到3马赫的同时,最大射程也缩水至不足100千米的水平。由此不难看出,HVP在改用传统舰炮发射后,其性能下降还是十分明显的。
HVP适用于多种舰炮
因此,在传统发射药的发展已经接近极致的背景下,这种舰炮不行弹药凑的思路,还是无法与代表未来方向的电磁炮系统相提并论。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常规版本的HVP本质上还是过渡之用。归根结底,随着电磁炮炮口动能、发射寿命以及储能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各国的目光还是会继续集中在发展潜力以及装备前景更为广阔的电磁炮领域,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作者署名:啮花熊)
目前出现的3种H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