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战机会成为中国进口的最后一款喷气式飞机吗?中国官方媒体表示,这是有可能的。根据《人民日报》的说法,随着中国歼-20正式服役,俄罗斯苏霍伊公司的苏-35将很快在中国市场失去它的价值。
在空军军备制造领域,中国如今已获得巨大突破。不仅研发了例如歼-20和F-31的新型隐形战斗机,而且还拥有了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电光/红外线传感器、电子战系统甚至第五代战机的驾驶舱显示器。
在去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沈阳飞行工业公司就放出了一段歼-31的视频。根据视频显示,歼-31如今配备有分布式孔径系统(DAS)和光电瞄准系统(EOTS),这与洛克希德•马丁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上的装备十分类似。此外,歼-31还安装了一款KLJ-7A AESA雷达,该雷达正是由南京电子科技研究院自主开发的。
资料图:中国歼-31战机 “传感器融合”是一种神奇的技术,它可以将大量传感器和数据种子联结成一个简单的连续画面。作为一种F-22和F-35上配置的功能,“传感器融合”已花费了中国数年努力和几十亿美元。关于中国如今是否掌握了该技术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来下定论。不过,专家表示,北京最终是可以拿下“传感器融合”研发的,只是所用时间就很难说了。
事实上,中国空军军用工业最大的短板还是引擎制造。不过这也不能责备科学家们,喷气式飞机的引擎本来就难以研制和生产。只有少数先进工业国有足够技术能力,来自主研发、建设可生产的飞机引擎,如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等。其余国家都需要依靠其他力量来开发推进技术。
资料图:中国歼-20战机 在研发本国战斗机和制造所需航空电子设备上,中国已经取得了惊人进步,但还无法在飞机制造业上实现完全的“中国智造”。由于不能自主研发和生产性能稳定的飞机引擎,中国飞机制造始终面临着阻碍。预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将在诸如引擎等飞机子系统方面继续依赖俄罗斯。
一直以来,中国都在下大力气弥合这项差距。就在去年,北京还专门为此设立了中国航空发动机公司(AECC)。在中国最新的五年计划中,还将研制和生产本土发动机列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一旦能成功开发并大规模生产自己的推进系统,中国就可以摆脱对俄罗斯引擎技术的依赖,真正成为一个主要的航空工业大国。这令曾经的“老大哥”俄罗斯心里尤为纠结,少了中国这位大客户就是一大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