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志愿军老战士赵兴元:机智勇敢把阵地向前推进300余米
参考消息网11月2日报道 (文/蔡拥军 郭翔)
在1950年举行的全国英模代表大会上,身经百战的赵兴元被授予“文武双全的全面英雄”荣誉。从沂蒙山区到松花江畔,再到天涯海角,9次负伤的赵兴元本未被安排赴朝作战。他向组织再三请战,最终被批准奔赴前线。
在朝鲜大德山,骁勇善战又足智多谋的赵兴元率领352团创造了防御战中攻破美军阵地防线的经典战例,把阵地向前推进了300余米。
新婚夫妻同上战场
“组织上最开始没有安排父亲赴朝作战。”赵兴元之子赵远征说,“组织上考虑父亲受伤多,出于爱护,1951年将父亲调入中南军区举办的培养部队干部的党建班学习,并任副大队长”。
赵兴元曾战斗过的40军118师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作战部队,他时刻关注朝鲜战场动态,关注着战友情况。“父亲说,他越想越不对劲儿,战友们都在朝鲜,在后方怎么能坐得住,他必须上前线,否则就是一生的遗憾。”
赵兴元在三四个月的学习过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组织请求到朝鲜前线,他恳切的言辞终于打动了首长。
“在汉口,父亲和在医院工作的母亲结婚。当时,父亲还没到部队规定的团职干部结婚年龄,但因为父亲要出国作战,组织上特批提前结婚。”赵远征说,“母亲当时也强烈要求去朝鲜前线,说自己是医生,可以在战场上救死扶伤。”
1952年春节前夕,一个漆黑的夜晚,赵兴元和新婚妻子陈灼坐着向前线运送补给的卡车渡过鸭绿江。
在前线,赵兴元被任命为118师352团团长,直接率领352团进入前沿阵地,妻子陈灼被分配到118师卫生所。新婚夫妻战场上分别,却又在不同战线上并肩作战。
击退美军12次反扑
朝鲜大德山阵地,118师重要前沿防御阵地。“敌人曾十分骄横,双方阵地最近处相距不足百米,但敌人敢在地面上暴露活动,还三五成群地在阵地上聊天。”
久经沙场的赵兴元是名“神枪手”,深知“打冷枪”的威力。他在团里挑选一批射手,隐蔽在最靠近敌人的工事里,一旦敌人在阵地上暴露,立刻消灭。352团的“冷枪冷炮杀敌运动”打得敌人躲回地堡里,白天晚上再不敢出来。352团也涌现了一批“神枪手”,仅该团5连就有7人杀敌超过30人。
352团阵地前面有一块敌我双方缓冲区,宽约600米,被称为“小5号”阵地,敌人占领缓冲区后便构筑掩体工事,埋设大量地雷。“敌人离我们这么近,如果不把缓冲区的敌人消灭,必然威胁我方阵地,后患无穷。”赵兴元和团政委研究出一套作战方案。
为查清敌情,赵兴元先派出侦察股长付玉栋等4名指战员抵近侦察,后又集中12门迫击炮,向敌人发起突然炮击,敌军大乱,目标暴露无遗。
入夜后,我军炮弹突然暴雨般倾泻在敌人阵地上,战士们随后发起冲击,敌人凭借坚固工事拼死顽抗。经过40分钟激战,我军攻占“小5号”阵地。赵兴元命令战士们迅速进入阵地和坑道,防范敌人反扑。攻占阵地不到1小时,敌人开始炮火反击,天刚亮,4架轰炸机也开始轰炸。“父亲说,敌人12个小时内向‘小5号’阵地发射了万余发炮弹,大片树木变成‘焦土’。”赵远征说,由于运用了“快打、快歼、快藏”战术,我军伤亡不大。
狂轰滥炸之后便是步兵冲击,352团经过四昼夜浴血奋战,击退美军12次反扑,缴获大量武器、装备,牢牢控制了“小5号”阵地,我军阵地因此向前推进了300余米。
阵地坑道父子相见
在朝鲜,赵兴元留下了两张珍贵照片,一张是他半蹲在阵地上手指前方,观察敌情;一张是他和妻子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儿子在坑道前留影。
“我出生后第一次和父亲见面就是在朝鲜战场,那时候我才不到两个月大。”赵远征说,母亲在师留守处生下他时,父亲正在前线作战,“父亲见到我后,触景生情,给我起名‘远征’,含义不言而喻”。
英雄的荣誉是战场上打出来的,但牺牲的战友却铭刻在他们的心底。赵兴元冲锋陷阵的英姿屹立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中那个夺取配水池战斗的模拟战场上。“父亲更愿意向人们讲述战场上的一个个壮烈场面,一位位永远留在他心底的牺牲的战友。”赵远征说,“父亲说,没有党和人民军队的培养,没有战友的舍身保护,就没有我赵兴元。”
14岁当兵打鬼子,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出生入死,赵兴元荣立特等功2次、大功6次、小功7次,先后9次负伤。赵远征说:“父亲告诉我,作为一名穷苦人家出身的小八路,九死一生的战斗经历带给他的只有光荣和自豪。”
伤疤是军人的“勋章”。赵兴元将军去世时,身体里还有未取出的弹片,无声讲述着将军戎马一生的传奇故事……
[人物简介]
赵兴元,山东章丘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曾任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政委、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旅大警备区政委等职。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独立奖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2016年7月在大连逝世,享年91岁。
在朝鲜战场上赵兴元(右一)与夫人陈灼(右二)在阵地坑道前留影。陈灼怀中的婴儿为赵远征。(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