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国尤其是超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海空军最终必然也会成长为全新超级大国的海空军)国家的海空军来说,规模和体系完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当今全球真正具备超大规模的海空军就只有2家,第3家已经被远远地甩开了距离。这是与当今全球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相互匹配的。超级大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过了20万亿;而新兴大国已经正在跨越20万亿的门槛;全球经济第3的经济总量已经掉到了5万亿以下。而过去军事实力一直比较强的北方大国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小。没有经济支持,长期维持庞大的军力是完全无法完成的任务。而未来全球两强,用不了10年就会双双跨过30万亿。与此同时,几乎不会在同时期出现另外一个总量跨过6万亿的第三名,因此两强和其他各方都会拉开至少6倍以上的差距。
在未来20到30年,全球实力“二人转”的情况下,现有超级大国的军事机器的存量优势仍然明显。超级大国海空军还保有现役战术飞机3300架以上;未来即使压缩规模,也会保持在3000架以上。而新兴大国现有的全部战术飞机不过1900多架,还没有越过2000架的门槛。当然双方最大的差距还是在舰载航空兵的飞机数量上,这个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追平的。其实还有一个大问题,也就是目前超级大国的所有主力战术飞机,除了几百架的A10攻击机这种特殊的型号外,基本全部是可以发射中距弹的三代半。这个技术和装备起点就相当高而且整齐划一了。而新兴大国的这1900架中,还包括350架左右的J7这种典型的轻型2代机。还有200多架JH7作为2代半。当然还包括200多架同样是二代半的J8后期批次。
这里面,350架各种J7无论怎么升级也打不了中距弹,这是一个无法跨越的技术鸿沟,因此必然在10年内全部退役。JH7的安全记录不好,最终也会被J16逐步全部代替。J8最新型号可以打中距弹,还会继续装备一定的时期。其实还有一点不能忽视,这就是在Q5全部退役后,战场遮断和火力支援已经成为一个空白,是低空能力并不好的JH7无法弥补的。J16是重型多用途机,用来干强击机的活更不合适。因此在350架J7在未来全退之后,想用现在的J10C一对一的替换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上也承受不了。而如果不能一对一的替换,那么等于战术飞机的总量不但不会增加还会出现下降,这显然也是无法接受的。在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看来,未来装备400架左右的自用版枭龙3是不错的选择。枭龙系列经过20多年的进化,到枭龙3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型号。如果再具备一定的隐身性能;
加上其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压制三代水平的F16、苏30和米格35都是绰绰有余。而且在WS19先进中推突破后,可以和双发中推新隐身机共用发动机。如果邻国未来发生大战,短时间内战机消耗过大,甚至可以直接支援现役装备,这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枭龙3的造价最多只有双发中推隐身机的三分之一,属于物美价廉量又足的优质装备。400架的机队足够在2个以上的战略方向维持国土防空,可以解放远程型号放心地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