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载航空兵其实和陆基空军差不多,都分为飞机本身、航空兵和飞机机务人员。说白了,对空军来说,就是场站、飞机、飞行员和空军地勤。而对航母上来说,就是航母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海上机动场站;所有航母上的几千人,大多是围绕着几十架各种型号的舰载机和百来号飞行员服务。航母上的机务保障人员,也和空军地勤一样,一组人员负责常年固定的维护一架飞机。瀚海狼山认为,再先进的战机也是一架机器。虽然现代量产的飞机都尽量的要求使用规格统一的配件。但是既然到现在所有的飞机仍然离不开人类的手工组装,这会造成每架飞机的“脾气性格”,也就是它们的实际状况,都是有微妙的不同。因此对飞行员和机务来说,也都要尽量的确保人和飞机之间相互熟悉,这样才能具备良好的妥善率,能够最大可能的确保可以随时升空完成战斗任务。
对飞行员来说,自己的座机最熟悉,驾驶起来最顺手。而对机务小组来说,自己常年保障的对象机也最摸底;甚至某一个关键螺丝多拧一圈还是少拧一圈,上天后的效果都不一样。因此哪个机务小组,常年负责哪架飞机,不论海空军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固定不变的。甚至细微到飞行员的饮食保障最好都要固定。若飞行员们习惯了某一位主厨,临时换一位恐怕都要新适应一段时期。这样就会带来战斗力水平的差异。因此处于最佳的保障目的,不论是空军的场站,还是海军的航母。一旦形成固定的战斗力成员和战斗模式,就要尽量的确保长时间不变。比如长机和僚机的组合,也是长时间保持不变。平时在地面,长机和僚机的飞行员都会被安排同一间宿舍,一起吃住一起训练,就是要培养兄弟感情,才能在战斗中出生入死,相互更好的配合!这种做法,全球各国海空军都是大同小异。
不过战争的最大特殊性,对比非战争状态下最大的不同,就是强烈的不可预知性。比如陆基空军的固定场站可能被突袭,不能降落。还有可能突然跨战区的大范围调动,而本场站的后勤保障措施未必能同时及时跟进。而在海战中出现特殊情况的概率就更高。因为航母都是随时大范围机动的。也可能出现个别航母的战损甚至是夜间无法降落本航母等紧急情况。这些特殊空情,在二战的大海战中都曾经出现过。比如本方3艘航母中有1艘战损,而另外2艘航母就要确保各自回收平时1.5艘航母的舰载机数量。甚至出现过1艘航母要紧急回收2倍平时数量舰载机的极端情况。这就是要求舰载机飞行员有紧急降落其他航母的能力。而航母方面,也要有紧急引导非本航母舰载机降落和超数量回收的能力。
目前全球使用航母和舰载机经验最丰富的美国海军。平时每艘航母搭载的战机联队和每艘航母的舰员基本也是长期固定不变的。但是美军非常重视不同航母和舰载机联队之间的互相穿插起降训练。就是准备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允许其他航母载机备降。具体操作中,需要事先由航母飞行引导员规划好着舰线路及航线,规定呼号及备降信号,防止引起混乱。甲板上需要清空备降区域及绑定装置,准备好油弹补给。接受额外载机的超负荷航母,一般不会继续遂行作战任务,会尽快撤离战区保存实力。
美国海军不但重视自家不同航母之间的互降训练,甚至多次开展过与其他国家航母之间,也开展互降训练。不如最近尼米兹级航母,就和法国的戴高乐号开展过舰载机的相互穿插互降。显示出很高的实战水平。过去我们只有一艘001,而马上就会有双航母,因此建议尽快开展舰载机互降这种全新的实战保障科目。让训练更加贴近实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