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印度使用其第二枚GSLV.MK3大型运载火箭将一枚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兴奋至极的印度人不仅宣布GSLV.MK3明年还将继续发射任务,更宣称GSLV.MK3是“世界一流的大型运载火箭”,然而事实真是这样么?
图为GSLV.MK3D2发射瞬间。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GSLV.MK3 运载火箭本次创下的“连续两次成功发射”记录对印度太空研究组织和民间带来了极强的信心鼓舞。在此之前,同为GSLV(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的缩写)系列的GSLV.MK1火箭败绩连连:两次测试发射仅有一次成功,四次商业发射仅有一次成功,剩下三次全部失败,而改进过的MK2火箭也是胜败各一。
接连的负面消息使得印度太空研究组织压力极大,因此该组织将GSLV.MK3火箭视为“翻身仗”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图为GSLV.MK1火箭第四次发射时失控爆炸的惨状。
诚然,GSLV.MK3火箭从“外在面貌”看来完全能过当今世界大型运载火箭的“合格线”:其采用的4米芯级、低温上面级液氢液氧发动机都是较为先进的航天技术,其助推器S-200更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组合起来更是理论上最具效率的“固液结合”体系。
但在这些由俄罗斯、法国、英国甚至美国提供的先进技术背后,GSLV.MK3最大仅能将10吨的载荷投送到近地轨道,远不及长征五号25吨投送量的一半。
图为发射升空的长征三号乙火箭,该火箭是中国目前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投送主力。
直观点说,起飞重量仅有460吨的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拥有12吨的近地轨道载荷投送能力,而GSLV.MK3在近地轨道投送能力劣于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六分之一的同时,体重却高达640吨。
若把其载荷和体重相除,我们就不免发现GSLV.MK3的运载效率低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1.15%。相比之下,俄罗斯同级别的“安加拉”大型运载火箭拥有3.22%的运载效率,而这一数字在体重相仿的美国SPACEX“猎鹰九号”大型运载火箭(不回收)上更达到4.15%,足可见印度人在GSLV.MK3上到底浪费了多少重量。
图为今年七月升空的B1047号“猎鹰九号”运载火箭。
事实上,印度网络社区上早就有图片和材料指出,在其它各国大量使用轻质(多是铝锂合金或铝镁合金)金属和复合材料缠绕织物制造火箭外壳、结构件乃至整流罩等部件的时候,印度GSLV.MK3运载火箭依旧大量使用最基础的不锈钢来打造,重量自然非常“感人”。
当然,印度太空研究组织并没有向公众公开GSLV.MK3火箭究竟哪里超重,因为在他们眼中这并无必要:重就重呗,贵就贵呗,“又不是不能用”!
图为印度载人航天舱的首个结构模型,将来它要由GSLV.MK3进行发射。
在GSLV.MK3运载火箭踏入成功领域的那刻起,印度人的心思就已经悄悄地“挪”到了载人航天这顶桂冠上,GSLV.MK3的10吨荷载能力也确实够用。
但关键问题在于,在真正载着航天员上太空之前,GSLV.MK3火箭必须用大量的商业任务证明自己足够可靠,不仅是说服高层,更是考验印度太空研究组织的磨合程度。但很显然,GSLV.MK3火箭这位“贵族”在成本和效率上的低劣表现很不得商业发射客户的喜欢,印度太空研究组织要么用自己的资金去填这个窟窿,要么拿着枪逼着客户来用……无论哪个选项都不太现实。(利刃/T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