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人以战斗力卓著闻名天下,那么请看看他们是如何评价他国军人的吧!
以色列的排名单:
第八名:古巴:小国家、大雇佣军团。安格拉内战
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兼国务委员会主席和部长会议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为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
革命武装力量部为政府中一个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也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负责武装力量的指挥和管理,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后勤部等机构。
革武部部长由古共中央第二书记兼国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劳尔·卡斯特罗大将兼任。
革命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军。
古巴阅兵
海军、空军和防空军自1993年起已不再为独立军种,就地被编入陆军三大军区。
准军事部队由劳动青年军、民防部队、地方民兵以及国家保安队和边防警卫队组成。总司令通过革命武装力量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
军力
古巴政府军称为古巴革命武装力量,现役部队5.8万人,预备役陆军3.9万人。
导弹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英语:Cuban Missile Crisis),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前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
古巴阅兵
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前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
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了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
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达到如此惊心动魄的程度。
在漫长的冷战岁月中,美国曾四次动过使用核弹的念头。
这四次核战边缘,只有古巴导弹危机最具一触即发之势,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
古巴导弹危机不仅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人们感兴趣,而且值得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去回顾和思考。它作为国际关系史的经典事例,为我们以后解决危机冲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范式。
与中国的关系
古巴是西半球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960年9月2日,卡斯特罗主席宣布古巴断绝与台湾的关系,表达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意愿。同年9月28日,中古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确认建交。
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地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自卫队组成。正规军又称主力部队,分陆军、海军、防空-空军三个军种。
国家国防与安全委员会主席由国家主席阮明哲兼任,政府总理阮晋勇任副主席。
陆军31万,海军近3万,空军5万。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年限2至4年不等。年均国防预算约10亿美元。
越南阅兵
制度
越南宪法规定:国家主席统帅各人民武装力量,并兼任国防与安宁会议主席。
越南阅兵
但实际上越共中央军事党委是最高军事决策机构,越共中央总书记兼任军委书记,通过国防部对全国武装力量实行统一领导和指挥。
国会设有国防与安宁委员会负责审查和监督国防安全政策的执行;国家机关设有国防与安宁会议协助国家主席统帅武装力量。
第六名:日本:盲目崇拜、武士道、com/so/东方.html' target='_blank'>东方民族的牺牲精神。对马海战、二战。
帝国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军队,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中国称之为“日寇”。
通常指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即日语中的“大日本帝国陆军、海军”),日军曾自称“皇军”(现有皇军、国军、皇御军、帝国军、帝国陆海军、大日本军等称呼)。
帝国军组建于1867年,解散于1945年;最高统帅为日本天皇,由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直接指挥。
日本1945年战败投降后,军队被解散,军事机构被撤消。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基于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发展军事力量。
同年,日本组建“警察预备队”,后改称保安队,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1954年新建航空自卫队,7月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海上警备队分别改称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将陆、海、空三军正式定名为自卫队,并成立了防卫厅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健全了统帅指挥机构。
日本自卫队阅兵
自卫队(Japan Self-Defence Forces,JSDF)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国家军事武装力量。正式组建于1954年7月1日,根据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的军事实力只能维持在自卫所需的水平。
陆上自卫队
编制定员16.7383万人,实有兵员14.5928万人。编成5个军区、11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1个步兵旅、2个混成旅、1个空降旅、1个炮兵旅、5个工兵旅、8个防空导弹群。
截至1999年3月底,共装备坦克1090辆(90型、74型),装甲车710辆,自行火炮640辆,各型火炮6240门,各型飞机502架。
陆上自卫队参谋部驻东京都。
海上自卫队
编制定员4.5812万人,实有兵员4.3838万人。编有1个联合舰队,下辖1个护卫舰队、1个航空集团、1个潜艇舰队,另有5个地方队。
日本自卫队阅兵
截至1999年9月底,共装备各型作战舰艇140艘,总吨位约35.8万吨,其中驱逐舰、护卫舰53艘18.3万吨,潜艇16艘3.9万吨,扫布雷舰艇32艘2.7万吨;各型飞机215架。
海上自卫队参谋部驻东京都。补给本部和中央通信队群驻东京都。
航空自卫队
编制定员4.7266万人,实有兵员4.5223万人。编有1个航空总队,下辖3个航空方面队(各辖两个战斗航空团)、1个航空混成团、6个防空导弹群;1个航空支援集团;1个航空教育集团(下辖2个训练航空团、3个飞行教育团);1个航空开发实验集团。
截至1999年3月底,共装备各型作战飞机498架,其中歼击机358架、侦察机26架、预警机7架、运输机59架。
航空自卫队参谋部驻东京都。
航空总队、航空支援集团司令部设在府中市。航空教育集团、航空开发实验集团司令部分别设在浜松市和狭山市。补给本部设在东京都。
5、以色列:(有美国佬在后面撑腰等因素,好象无须更多说明)
以色列的军队由一支统一的以色列国防军(IDF)组成,在历史上还没有其他的军事部门独立出现过,海军和空军都是由陆军管辖。
也有其他一些准军事的部门负责不同层面的以色列国家安全(例如边界警察和内部安全局)。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是在英国管辖时期组织的地下军队(Haganah)。
以色列国防军是中东地区国防预算最高的军队之一,并且也被列为世界上训练最为精良的军队之一,在建国半个世纪以来参与了五场主要的大型战争和其他无数的小型冲突。
在人员上,以色列国防军的主要优势是其人员训练的精良品质以及完善的制度,而不是人员的数量多寡。
以色列国防军也大量依赖于高科技的武器系统,以色列国内也有一些专门替国防军生产和开发武器科技的机构或企业,其他的则进口自国外(大多来自美国)。
以色列军队
大多数以色列人(无论男女)都在18岁时被征召从军。有些移民也会自愿的加入以色列国防军。
不过阿拉伯裔的公民则是例外,大多数阿拉伯公民都没有被征召,以避免在与其他阿拉伯国家开战时可能爆发的利益冲突。
其他不需当兵的还包括残障人士、已婚妇女、或者出于宗教原因者。男性的义务役是三年、女性则是两年。
以色列国防军里也有贝都因人等少数族群参与。自从1956年来,德鲁兹族群也和犹太人一样被以色列国防军征召从军。
在宗教机构就学的人可以获得延缓征召。
多数犹太正教人士会不停地延迟服役,直到超出法定服役年龄,这种做法在以色列引起相当大的争议。
虽然阿拉伯裔的公民不在征兵范围内,他们也可以自愿从军。同样的政策也套用在贝多因人和许多非犹太裔的公民上。
服过义务兵役后,以色列男子转入国防军预备役部队,每年从事几个星期的服务,直到40岁为止。
核武能力
以色列是除了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法国五大国之外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以色列军队
许多人推测以色列具有使用核武器的能力,还有预估认为以色列的军火库可能储藏了高达40枚的核武器。
自从20世纪中旬以来,以色列一直有一座内盖夫核能研究中心负责此领域的研究,并且有能力生产被归类为核武器的材料。
这座研究中心从来没有被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宣称他们相信以色列“是个拥有核子武器的国家”,然而以色列政府对此不置可否。
由于以色列不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国,虽然以色列核子武器军火库的详细数量一直有待争议,一般相信以色列拥有至少一百枚核子武器装置。
第四名:南斯拉夫:巴耳干火药桶、小国家引发两次世界大战。
14世纪时塞尔维亚曾经是巴尔干最强盛的国家之一。15世纪后至19世纪,巴尔干半岛在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在奥地利帝国(后为奥匈帝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统治下。
1878年塞尔维亚和黑山独立,相继成立王国。
1918年12月1日,在贝尔格莱德正式宣布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亚历山大亲王任国王后,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王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南斯拉夫的国家名称。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分别被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占领。铁托领导南斯拉夫共产党和军队,击败法西斯,并于1945年11月29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1963年南斯拉夫通过新宪法,并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6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伏伊伏丁)两个自治省(属于塞尔维亚共和国)组成。
科索沃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由铁托出任总统,铁托执政下的南斯拉夫,与苏联保持距离,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这使得南斯拉夫变成欧洲唯一没加入华沙公约的共产国家。
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使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里成为比较富有的一员。
自苏联分裂后,南斯拉夫走上了一条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的道路,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工业道路,自50年代政治和经济改革以来,南斯拉夫普通人民生活上明显的自由化。
1980年铁托逝世,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
早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即欧盟)愿意立即接纳南斯拉夫为其成员国,只要南斯拉夫放弃共产党一党执政即可。西方此举意为改变其一党执政状况为多党制。
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米洛舍维奇依旧拒绝了西方的以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独立为目的的经济诱惑。
西方为了彻底削弱共产党执政的南斯拉夫,采取了外部经济制裁和内部分化瓦解的策略:在南斯拉夫与邻国边界处增派观察员,监督对南斯拉夫的经济制裁和禁运;支持黑山共和国与塞尔维亚闹矛盾和寻求独立,从内部打垮米洛舍维奇。
因为西方的不断冲击,加上南斯拉夫被迫接受的多党制制度,致使南斯拉夫彻底走向了分裂。
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宣告解体。
科索沃部队
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于1992年4月27日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2年5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57号决议,决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实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制裁,以惩罚其派兵支持波黑和克罗地亚境内塞族的武装行动。
由于制裁,前南联盟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退步为欧洲最为贫穷国家之一。 继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之后,塞尔维亚的科索沃自治省成为了联合国的保护国。
虽然从法理上依然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并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担保,不支持科索沃独立,不会分裂南斯拉夫,但是实际上脱离了南斯拉夫以及塞尔维亚的管辖,并最终宣布独立,并立即得到欧盟和美国外交承认。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议会两院分别以多数票表决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从而标志着塞尔维亚和黑山联邦国家正式宣告成立,南斯拉夫联盟从此不复存在。
3、俄罗斯(前苏联):侵略成性、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二战表现出色。
俄罗斯是传统的军事强国,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庞大的核武库。
俄罗斯军队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和美国一样拥有着全球最强大的核武库。2011年俄罗斯军费开支为641亿美元,俄罗斯的武器销售份额占了全球军售的24%(美国占世界的30%)。
它的武装力量主要由陆军、空军、海军三大军种由战略导弹兵、太空兵、空降兵三个兵种组成。
武装力量中军人数量为113.4万人。武装力量除正规军外,还包括边防、内务、安全、政府通讯、民防和铁道部队。
武装力量由议会、总统、政府按宪法规定的权限共同指挥,总统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军队的任务是抵抗外来侵略和履行俄罗斯承担的国际义务;军队人数不得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1%;实行义务兵与合同兵两种兵役制度,服役期限分别为:舰队水兵2年,其它士兵一年半,受过高等教育的1年等。
俄海军拥有太平洋舰队、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和里海独立区舰队。
俄罗斯举行胜利日大阅兵
1992年3月16日,俄罗斯国防部正式成立。同年10月9日生效的俄罗斯《国防法》规定,除正规军外,俄罗斯武装力量还包括边防、内务、安全、政府通讯、民防和铁道部队;1993年11月,叶利钦批准了《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则》,取消了“合理足够”的防御理论和军队人数不得超过全国人口数量1 %的限额,并首次赋予军队参与国内政治生活的职能。
1997年12 月公布《国家安全构想》,认为对俄最大的安全威胁是国内经济危机,在遭到外国武装入侵时有权使用一切手段进行自卫。
2000 年1 月,代总统普京正式签署新的《国家安全构想》,视俄内部经济危机和民族分离主义为国家安全最主要的威胁,强调来自外部的威胁也日益加大,将过去只有在国家生存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才使用核武器,调整为在受到外来常规军力入侵时就可以动用核武器以先发制人。
2002年10月莫斯科人质事件后,普京总统责成国防部总参谋部修改俄军事学说和国家安全构想中关于军队使用部分,俄政府已开始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对军事理论和国家安全学说进行新的调整。
1998 年俄全面开始军事改革。主要内容是改变军种构成,第一步:将战略火箭军、军事航天部队和反导弹防御部队合并为战略火箭军,将空军和防空军合并成空军,保留陆军、海军,但取消陆军总司令部,改组为陆军总局,赋予各军区战役-战略司令部的地位;第二步:按军队使用范围--陆地、空中、宇宙和海洋划分为三个军种。在此基础上,俄逐步开始推行兵役制改革。
2001年12月7日,俄总理卡西亚诺夫表示,俄军队应由正规部队、补充合同兵及预备役部队三部分组成,义务兵服役期可能缩短。2002年提出部分军队实行合同兵役制及缩短义务兵服役期所需的全部费用。
俄罗斯举行胜利日大阅兵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很快成为了世界强国。
2010年,俄境外驻军总数近5万人。驻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黑海舰队1.3万军人和1.6万文职人员;驻摩尔多瓦共和国德涅斯特河沿岸俄军战役集团军1000人;驻南高加索(亚美尼亚久姆立)俄军集群5000人,下辖第102军事基地;驻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第201军事基地7000人;驻吉尔吉斯斯坦坎特空军基地140人;驻叙利亚塔尔图斯港海军物资技术保障站150人;驻非洲国家100人。
俄航天兵在哈萨克斯坦雷沙干、塔吉克斯坦努列克、阿塞拜疆加巴拉、白俄罗斯甘采维奇驻有4个雷达站,在白俄罗斯维列伊卡驻有第43通讯站;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驻有第5航天发射场,兵力约3000人。
2、中国:
我国排名第二:战略、战术理论最多、以劣抵强、善于习、东方民族的牺牲精神。二战、韩战、越战。
被以色列极力推崇的是我国的战术以及东方民族的牺牲精神。
解放军主要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中央军委通过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对解放军实施作战指挥和建设领导,全国划分为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七个军区。目前,解放军的员额为230万人,其中陆军170万人、海军25万人、空军40万人、第二炮兵9万人。
陆军
兵力:170万
坦克:8000辆
大口径火炮:15000多门
中国大阅兵
直升机:300架
各型坦克:650余辆99式主战坦克装备情况不明90II式主战坦克300辆85II/III/88式主战坦克484辆80式主战坦克519辆79式主战坦克1700辆69式主战坦克3000辆59式主战坦克6000辆62式轻型坦克1200辆63式水陆两栖坦克800辆
各型装甲车:6000余辆90式履带装甲车89式装甲输送车WZ523轮式装甲车WZ551轮式装甲车85式(YW531H)履带装甲车85式(YW309)步兵战车86式(WZ501)步兵战车77式水陆两栖装甲车63式(A531)履带式装甲车56式(BTR-152)履带式装甲车55式(BTR-40)履带式装甲车NVH-1步兵战车(未装备)NFV-1步兵战车(未装备)
各型火炮:16000余门WA021式155mm加榴炮,203mm加榴炮,203mm自行榴弹炮,86式152mm加农炮,85式152mm自行加榴炮,66式130加农炮
解放军陆军主力,170万人,由18个集团军组成。
人员组成为:7个甲种军(其中包含1个空降军),50万人,全摩托化,装备现代化,全训;
11个乙种军,80万人,非全训;
50万地方部队;
30万后勤。
空军
兵力:40万人
飞机总数:3000多架
第三代战斗机:400架
第二代战斗机:约580架
中型轰炸机:350架
解放军空军的组织序列由军区空军、空军军、师、团(场站)、大队编成。空军根据武器装备和担负的任务,主要分为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目前,空军员额约45万人,拥有3000多架作战飞机,其中苏27、歼10、飞豹等第三代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接近400架,轰6中型轰炸机约350架。
海军
航母:1艘(辽宁号)
兵力:25万人
大中型驱护舰:53艘
中国大阅兵
现代化潜艇:42艘
作战飞机:400架
解放军海军按舰队、海军基地、水警区编组,下辖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海军基地通常隶属于舰队,下辖水警区和舰艇部队等。海军按照装备和担负的作战任务,可分为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五大兵种。目前,海军员额约25万人,拥有53艘大中型驱护舰、42艘现代化潜艇和约600架作战飞机。
二炮
兵力:9万人
洲际弹道导弹:40枚
中程弹道导弹:100枚
近程弹道导弹:约1150枚
巡航导弹:约350枚
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又称为战略导弹部队,由地地战略核导弹部队、战役战术常规导弹部队及相应保障部(分)队组成,是一支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指挥的战略性兵种。目前第二炮兵部队员额约10万人,装备有40枚洲际弹道导弹、100枚中程弹道导弹、约1150枚近程弹道导弹和约350枚巡航导弹
1、德国:日尔曼人严谨、勇敢、绝对服从。两次世界大战已见分晓。
国防政策的最高目标是确保德国的和平、自由和独立,并规定联邦国防军是一支纯粹防御性军队,实施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不掌握和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建军重点是:组织快速反应部队,制定新军备规划,压缩部队规模,裁减武器装备。
2003年5月,德国公布新的《国防政策方针》,明确界定德军的最主要任务不再是国土防御,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预防和处理危机”,包括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必要时可协助警方在国内执行反恐任务。
2006年10月,德政府发表《德国安全政策与联邦国防军未来发展白皮书》,确定“预先防范”的安全战略思想,加快了军队转型进程,并加大参与海外军事行动的力度。
2004年1月,德国宣布军队改革计划:裁员并削减开支。2011年5月,德国推出联邦国防军第二阶段改革计划,包括将军队人数削减至18万左右,提高海外驻军人数上限至一万人等。
德国军队规模将从截止2014年的22万人削减至17.5万至18.5万,其中包括17万名职业兵和志愿兵。
德国军队
国防军
1956年1月正式建立联邦国防军。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联邦安全委员会,主席为联邦总理。军队和平时期由国防部长领导,战时由联邦总理任军队最高统帅。联邦国防军总监为军队最高指挥官。
德国联邦国防军成为北约的一员后,负起了防卫中欧的义务。德国基本法第87条a中规定,联邦国防军的活动只限于防卫以及救援事务。
但是在1990年以后,国际政局起了很大的变化,联邦国防军也因着这个变化改变了行动的范围。
1994年,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基本法所定的“防卫”不只在于防卫德国国境,也包含防止国际间的纷争及危机等。
据此,德国联邦议院同意联邦国防军参与北约的境外活动,联邦国防军开始活跃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如1996年至1999年间的科索沃战争,亦有参与在柬埔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苏丹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军事活动及维持和平任务。
兵役制
德国的义务兵役制断断续续地持续了近200年,上一次重启义务兵役制是1957年。
德国军队
自2010年7月1日起,德国人服兵役时间由9个月减至6个月。
根据截止2014年的《义务兵役法》规定,所有年满18岁的适龄男子都必须在联邦国防军服役6个月,而不愿服兵役者则必须到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机构参加民事服役。
2010年12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提案,将于2011年7月1日起取消义务兵役制。联邦国防军将由全职士兵、兼职士兵和自愿兵役组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