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麦克阿瑟的帽子,传说他帽子上的金线,是美国所有军人中最多的。而且造型全世界也没有第二个。
在菲律宾,人们用麦帅的帽子纪念他
一、历史背景
1⃣️菲律宾自治
麦克阿瑟在美国陆军当的最大的官,是陆军参谋长。1935年任职行将结束之际,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在美国陆军系统坐到这个位置上,基本就该转型了。要不,等待你的就是往下走,因为参谋长上面,就离总统不远了。
麦帅一生无意从政,但55岁的年龄,离退休还差个八九年,这八九年如何安放自己的尊严,是个问题。屈就他人之下,无论如何不是麦克阿瑟家族的遗风。
彷徨中,他等来了一个好消息:当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对殖民地菲律宾实施“自治联邦政体”,去殖民化。
麦的菲律宾老友奎松,将成为第一任菲律宾总统。
麦克阿瑟很高兴,他的家族传奇,就在菲律宾。自然而然,他十分乐意继承老爹的遗志,再造一个菲律宾国防的传奇。
奎松为他递来橄榄枝,邀请他去当他的军事顾问。罗斯福总统允诺,并保留了麦的美国军籍。
就这样,麦克阿瑟再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菲律宾,他掌握着兵权,拟定着国家防务计划,几乎是一个人决定着这个亚洲岛国的命运和未来。
(奎松,1878-1944)
2⃣️菲律宾脆弱的国防
此时的亚洲,军事强国日本正对中国步步紧逼,日本野心很明显,侵略中华,称霸亚洲,菲律宾等南亚小国,自然早晚是日本等囊中之物。
麦克阿瑟也早就看到了这一点。
从地理位置上看,菲律宾正好位于日本南下太平洋的航线上。日本想称霸亚太海域,菲律宾势必要第一个拿下。
麦克阿瑟也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甫一上任就加紧部署菲律宾的国防军队。
当然,麦克阿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参谋一大堆,其中出色的一个,是比他年轻10岁的艾森豪威尔。
他们仿照欧洲岛国瑞士的国防模式,准备打造一个常备军为骨干、菲律宾民兵为主力的庞大军队,“把这个群岛变成太平洋的瑞士。”
如果此时依照麦氏团队一步一步扎实去打造,或许10年后果然会如其所说,让日本侵略者“付出50万人、3年、50亿美元”的侵略代价。
但是,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菲地理位置)
3⃣️“麦帅”诞生
当他和奎松拿着计划找罗斯福总统要军备时,遭到了以罗斯福为首的整个陆军系统的否决。
此时罗斯福的战略重点在欧洲,而且对菲律宾也不是真的想这么快就让它独立了。他的计划是10年后菲独立,而麦提出,1938年就让菲独立。
麦对罗斯福一贯的不服。此次麦的固执彻底惹恼罗斯福。在麦和奎松一起返回菲律宾后不久,陆军就对麦克阿瑟下了召回令。
这是后发制人,釜底抽薪,一下断了麦克阿瑟的所有念想。
(麦克阿瑟,1880-1964)
召回?
召回后做什么?当个军中闲差吗?就像他父亲人生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落寞暗淡而终吗?
不,这决不是他的未来。他绝不能重蹈老爹的覆辙,绝不能回去。
奎松知其意,解其忧,很快为他再次解忧:再聘他为顾问。
而且这次聘书升级,不是其个人军事顾问,而是菲律宾政府的军事顾问,官衔也绝对让麦有获得感:“菲律宾陆军元帅”。
元帅的军衔,是美国陆军系统未曾有过的,这种称号极大满足了麦的虚荣心。“麦帅”二字,由此而生。
1937年11月31日,57岁的麦克阿瑟正式就任菲律宾陆军元帅。这次,罗斯福没有再容忍他,果断地剥夺了他的美国军籍。
(太平洋战争委员会,最右为奎松)
有所得,必有所失,世界从来如此。
就这样,麦克阿瑟离开了为之服役38年的美国陆军。
如此一来,不在美国陆军系统,他对美国陆军对任何建议和要求,都不再具有官方意义。
二、独一无二的元帅服
说完了故事背景,下一步就是麦帅的衣服了。
为了笼络住麦克阿瑟,奎松答应了几乎他所有的要求。传说麦帅在菲律宾是个总统背后的“独裁者”,就是源于此。
史无前例的“陆军元帅”一职,该穿什么军服呢?菲律宾没有此职位,美国没有此模式,麦帅只有创造了。
(麦帅拉风3宝,帽子墨镜和烟斗)
这让麦帅颇费了一番心思。最后,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喜好和梦想,设计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造型:
白色的尼龙上衣,似海军军服,但右肩是浅蓝色的是美国陆军军官的肩带;
左脑上,闪耀着他当美国陆军参谋长时的大缓带;
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的军帽:正中间是一只金线绣的美国鹰,一眼看上去就金光闪闪。
“麦克阿瑟将创下一顶帽子上所绣金线重量的美国之最。”一位传记作家评价他说。在美国陆军,他的设计更是成为讥笑的对象。
(麦帅,看上去像快60岁的人吗?)
与军服相对应,奎松还给他颁发了最昂贵的指挥官的饰物:一根11盎司的金指挥棒。
“帽子、指挥棒和授衔的号角,全是拿破仑时代的风格。他想做伟人,却是19世纪式的。”有人评价他说。
===================
文献参考:
佩雷特《麦克阿瑟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