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微博大佬爆料在某架J20战斗机的黄皮试验机上出现了WS-10发动机的隐身改进版发动机,这是在继几个月前出现J-10矢量推进版测试机后另一个国发领域的好消息。(当然了,菊花党们的火眼金睛实在是。。。。。经常不准。但是此次看起来比较像那么回事)
大佬发布的J20采用国发的证据(来源见水印)
而如果说网上的图片还有一定的“风险”。相对而言纸媒就更为稳妥,或者至少是可信度更高一些。而在最新一期的国内某著名军事杂志上刊登的“龙吟太行”一图显然是有所指。虽然印出来后的图片无法放大,但是仔细辨认,确实也与采用毛发的J20有所不同
这个标题就很明显了
长期以来,国内发动机技术不过关,而关于J20到底是用的什么发动机也是各种军事论坛争论撕逼的话题。从一般观点来看,作为试验机型时的那批2001到2017这一系列原型机出于稳重起见肯定是使用的我们较为熟悉而性能稳定且算是够用的AL31F发动机。当然也许某一架在某种状态下也可能使用国发进行过测试,但那不会是常态。
早期状态的J20和服役款有不小差异
相较于作为四代机标杆的F-22战机,J-20尺寸更大,而且采用鸭翼布局。而其整体结构上更为机动性进行了优化,比如腹鳍、全动垂尾的安装。总的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在允许范围内降低隐身性能,以部分隐身性能换取机动性。相比之下F22在各种四代机中构型最为传统,背后的含义其实是其动力足够不需要靠着特别优化的气动布局来保障其超机动性。从这个角度而言, 确实也是国内发动机动力不足的妥协。
服役状态的J-20
如果说在测试之初使用稳定性较佳的俄制发动机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在早期生产批次使用俄制发动机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问题,那么到大规模装备的时候,这种核心部件,尤其是对于这种拳头装备,使用国外设备就是一个极具风险性的事情了,小国可以靠别人老老实实当小弟,但是以中国的体量,要么成大哥,要么就是在成为大哥的路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力,但是总的来说别人都是靠不住的,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体量能撑的住我们的依靠。
很多人都期待WS-15的出现,但距离实用性还有距离
如果说相当于F-100系列发动机的太行发动机现在使用在J-11 J10系列上属于得力装备,那么用在国内首款四代机上还是有些不足。加上我军购买SU-35,很多人在猜想是否我们要引进被称为S117的AL-41发动机。或者是更换传说中相当于F22上使用的F119发动机的WS-15大推力发动机。
一边少量装备部队,一边继续改进的J20未来装备量恐怕得在三五百架的规模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WS-15发动机的研制遇到一定的困难,虽然不至于说是取消,但是距离实用化还会有一定的时间,但是随着WS-10太行发动机的不断改进,推力增加,已经可以匀出一定的动力用于矢量喷管,提高战机机动性。所以在WS-15在近几年内可能还不能大规模投产的情况下,使用一款国发作为过渡,也是情理之中。
年初出现的J-10矢量推进版
如果只是更换发动机,很可能这一批战机会被称为J20第XX批次,而未必会获得类似J20A或者J20B的代号,但是如果内部还有一些其他的升级,或者说这一批换装国发的J20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J20第一批次,而使用俄发的算是J20验证批次。(作者署名:现代舰船杂志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