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航展如火如荼,来自各参展商的地面车辆装备、航空航天装备以及战术导弹武器等正纷纷在航展上亮相,然而来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一座神秘模型却引起专业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座被称为“腾云工程”的新型航天器被认为是未来世界航空航天领域最重要的项目。
据媒体介绍,“腾云工程”是一个由大型运载器(一级)和小型入轨航天器(二级),组成的组合式水平起降的天地往返系统,有时也被称为两级入轨TBCC空天飞行器。它是通过两级入轨的方式实现低成本天地往返运输的,分析人士称,发展水平起降天地往返飞行器是中国未来低成本、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空间的重要手段。
相对于美国SPACEX公司的可重复使用火箭系统,水平起降天地往返飞行器具有明显优势。未来载货还是载人可以实现航班化飞行,远比现在发射一枚火箭周期要快得多。据悉,“腾云工程”飞行器的使用寿命高达上百次,无论在飞行成本、还是整备起飞时间上,都比传统火箭领先一代。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腾云工程”总体研制进展顺利,2018年9月,腾云工程实现了组合发动机模态转换国内首次飞行验证,计划在2025年进行首次飞行试验,2028年左右就可以投入使用,从这次展出的模型来看,“腾云工程”的一级飞行器背着二级空天飞机,从地面水平起飞,开启TBCC涡轮基组合循环动力系统,将一、二飞行器组合体加速至马赫数6至7以上,在距离地面大约30千米处将二级空天飞机分离出去,二级空天飞机开启火箭发动机直接入轨,而一级飞行器则通过有动力段飞行、无动力滑翔最终返回发射场,准备下次飞行。
分析人士指出,整个飞行器运转的过程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宽包线飞行、大尺度机身和复杂气动布局是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的典型特征,也是最大难点。为了实现我国组合动力空天飞行器的工程化研制,需要突破一系列的关键技术,世界各国自上世纪60年代就在探索实现这种最便捷的入轨方式,但技术难度实在太大。我国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集团在本世纪初开始相关研究,分别形成了航天科工的涡轮基组合循环动力(TBCC)方案以及航天科技的预冷类组合动力(SABRE)方案,目前这两大方案都力争在10年内实现实用化目标,在研发进度上中国已经领先全球。
分析人士认为,首先,“腾云工程”在民用方面极为重要:未来人类将实现2小时内洲际飞行,太空旅游将不再是亿万富翁独享的事情。此外,“腾云工程”肯定还具有更为重要的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