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王鸣蔚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 魏辉]“请来个人告诉杰里米·亨特:英国不再统治海洋了。”针对英国外交大臣亨特接连在香港问题上指手画脚,英国《卫报》4日不留情面地拆穿了亨特之流的“帝国主义冲动”。文章认为,亨特并非真关心香港问题,他向中国秀强硬无非是为了刷存在感,想赢得保守党党魁之争。面对不法分子暴力冲击香港立法会的事实,亨特不去谴责暴力分子,而是威胁中国可能面临“严重后果”,这种赤裸裸的双重标准简直让人“大开眼界”。所谓的“严重后果”是什么?亨特4日接受采访时称“保留各种选项”。可惜亨特的这套把戏没把中国唬住,倒先把英国媒体吓得不轻。英国《泰晤士报》5日在文章中承认,包括英国在内的任何国家,都会寻求逮捕洗劫立法机构的人。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亨特制造的危机对英国出口可能是坏消息。文章援引专家的话说,英国正在脱欧,而中国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现在是英国更需要中国,而非相反。
亨特的蛮横干涉也引起一些香港媒体的批评。香港《com/so/东方.html' target='_blank'>东方日报》5日称,当年查尔斯王子乘坐“大不列颠”号离港,22年后仍旧是王储,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仍然在位。在一些英国人眼中,世界仿佛停顿,自己仍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俯首称臣。某程度上他们没有错,美国依旧四处欺凌弱小,巴以冲突仍未解决……只不过中国发展步伐前所未见。“当年不能以香港前途威胁北京就范,今时今日更加不可能”。
香港《南华早报》5日刊发伦敦经济学院学者哈蒙德的文章称,近年保守党政府越来越认为提升与北京的关系符合英国利益。这场风波让英中关系降温,这对中国来说令人头痛,对英国的挑战更大。
香港《巴士的报》刊文称,亨特的说法如同变相认同香港的暴力示威。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得很好,说英国统治香港的时候,毫无民主可言。他还反问亨特:“如果英国议会被围攻和破坏,英国政府会坐视不管吗?是否也认为英国警方处理2011年8月发生在伦敦的骚乱事件是镇压呢?”政客就是这样,双重标准,口是心非。亨特正在角逐英国首相之位,对中国的态度就突然变得激进,想拉升民望。
文章还称,一位名叫彼得·本特利的英国人在香港立法会外接受采访时讲出一些普通人的意见。本特利在香港居住了35年,他说,冲入立法会的大多数人是暴徒和破坏者,是专门找警察斗争的人。当晚的示威者如果面对的是西方民主国家如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防暴队,他们会使用真正子弹,而不会使用橡皮子弹。
5日,香港东区裁判法院审判一起涉包围香港警察总部及冲击立法会案件。一名31岁男子被指控参与6月21日包围香港警察总部,以及7月1日冲击香港立法会大楼,7月3日被警方拘捕,被控“袭警”“刑事毁坏”及“在公众地方行为不检”罪。目前,法官将案件押后到8月2日再审,不得保释。这是暴力冲击事件后第一名被诉讼的涉案分子。有港媒称,自暴徒冲击立法会后,警方已拘捕22名暴力分子。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