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4日,是刘华清将军去世7周年的日子,我们谨以此图集致敬并缅怀“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将军。37年前的1980年,刘华清将军访问美国,参观了“小鹰”号航母,“突击者”号航母,“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以及“福克斯”号导弹巡洋舰等先进舰艇。美方的一些彩色照片反映了当时中美两军友好交流的一些情景。(来源:海权社)
4月26日,国产航母001A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航母001A由我国自行研制,于2013年11月正式开工。它是中国第二艘航母、首艘真正意义上的国产航母。航母001A的研制实现了“从零到自主建造的飞跃发展”。图为中国代表团检阅美海军陆战队仪仗队。
1987年11月,邓小平亲自点将,调刘华清出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他指着刘华清说:“调你到军委来工作,就是考虑到军队要搞现代化,现在全军熟悉科研装备的就你了。调你来就是抓装备,抓现代化!”图为国务院副总理耿飚与美方人员握手。
刘华清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刘华清致力于推动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组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多次向中央领导人“上书”,提出诸多强势的意见及措施。图为刘华清将军在小鹰号航母的一个办公室中。
他被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他曾说:“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图为刘华清上将在小鹰号上接受美方赠予的礼物。
1987年2月27日,中央军委召开常务会议,按照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会议对各军兵种装备发展的优先顺序排了个座次,依次为陆军、空军、二炮、海军。图为刘华清将军和国务院副总理耿飚一行人佩戴装具,准备乘直升机登上美军“突击者”号航母
这是当时中国各军兵种地位的真实写照。“打仗主要靠陆军。”这次会议上,一位军委领导这样表态。此外,空军和二炮也是重点。图为刘华清将军在机舱和美直升机飞行员握手致意。
海军呢?“海军也要上,但放后点。核潜艇不要造新的了,把现有的维护好;航空母舰,这个想法到21世纪再说。”会议特别提到,对目前的困难局面要统一认识,不要从本单位、本系统的角度,提出过高要求。图为从直升机上眺望编队中的 塔拉瓦号(LHA-1)两栖攻击舰。
3月下旬,总参一位负责人表示,中国不需要、也不准备搞航空母舰。军方高层的连续表态,让他在过去几年为中国海军描绘的战略蓝图,面临泡汤的危险。而在这个蓝图中,航母是至关重要的“顶层设计”。图为 停在突击者号航母(CV-61)甲板上的A-6A入侵者和徘徊者飞机的队例。
在刘华清的海军生涯中,与航母结缘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1970年。作为海军造船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船办”)主任的刘华清,奉命主持了新中国第一个航母工程报告。图为突击者号航母人员摆出高规格的“七彩马甲”列队欢迎刘华清上将一行。
这个题为《关于建造航母的初步意见》的报告建议,第一代航母以“携带舰载歼击机和反潜直升机为主的护航航空母舰”为宜。然而,1971年突发的“九一三事件”,使刚刚上马的航母工程(代号“707工程”)戛然而止。图为刘华清将军和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和登上突击者号航母并致敬。
第二次是1975年。在写给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的《关于海军装备问题的汇报》中,他指出,为了解决水面舰艇和潜艇到中远海作战的空中掩护和支援问题,海军“有必要尽早着手研制攻击型和护航型航空母舰”。图为国务院副总理耿飚与刘华清将军一行人向欢迎他们的七彩马甲舰员致敬。
第三次,则是在其1982年就任海军司令员后。这一次,形势和他所处的位置都已完全不同了。图为刘华清将军在突击者号航母飞行指挥室内。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奉行“近岸防御”的作战方针,防御的范围为200海里以内。海军侧重于发展作战半径较小的海军航空兵、常规潜艇和千吨以下的水面快艇,简称“空、潜、快”。图为美方人员解释如何在舰桥上的通过摄录设备监控起飞降落。
1985年底,刘华清明确提出“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海军的作战范围,从以“岸”为主,开始向“海”延伸。图为中美双方人员在突击者号甲板上观看美国海军的主力驱逐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
这一“近海防御”战略,将海军的防御范围,从原来的200海里,扩展到太平洋东北部、南沙等“第一岛链”以外;海上战场的设置,则前出到了“第二岛链”。图为刘华清一行准备观看突击者号舰载机的飞行表演。
对于这些飞机飞行半径以外的区域,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海战中的制空权问题。解决的路径有几个:一是改进飞机的质量,扩大其飞行半径;二是发展空中加油机;三是把飞机放到舰艇上,即航空母舰。图为中美双方人员观看美国海军舰载机空中表演。
刘华清第一次与航母近距离接触是在1980年5月,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他率团访美,参观了小鹰号航母,随后又随同耿飚参观了突击者号航母。这两个海上巨无霸,给他以巨大的震撼。图为刘华清将军与国务院副总理耿飚参观福克斯号导弹巡洋舰,近处为鱼雷发射管。
“这是海上作战体系的核心”,他在回忆录中写道。1984年1月,海军第一届装备技术会议召开。在提及航母问题时,刘华清说:现在国力不行,要等一段时间,“但航母总是要造的”。图为刘华清上将参观美国 “福克斯”号导弹巡洋舰。
1986年初,在听取海军装备技术部汇报海军装备发展15年设想时,他说:航母一事,到2000年总要考虑。当年4月和6月,海军副司令员李景和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分别出访法国和意大利,目的之一正是考察航母的“造法”。图为刘华清将军一行人在福克斯号的机库中听取美方介绍。
飞行员出身的李景被拉到地中海上的法国福煦号航母上,看了一天演习。他回来后告诉刘华清,这正是中国需要的航母。“4万多吨,装载40多架飞机,咱们搞就要搞这个水平的。”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李景回忆说。图为美方人员正在向刘华清上将展示SH-2直升机上的轻型机载多用途系统。
1986年8月,在听取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关于“七五”建设规划的汇报时,刘华清指示:航母怎样造法,是直升机航母、护航航母分步造,还是直接造护航航母,要好好论证一下。这一次,他对航母的表态已经具体到“造法”。图为耿飚在参观福克斯号巡洋舰,正在观看声纳显示屏。
按照他对航母的规划,“七五”期间应开始论证,“八五”搞预研,2000年要视情况上型号。“七五”全军装备规划马上就要定盘子。1987年2月27日的这次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就是为此而举行。刘华清决定不计个人得失,向总部进言。图为刘华清将军一行在MK-10型导弹发射架下合影。
1987年3月31日,汇报在海军机关办公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主题是海军“七五”期间及未来的装备规划。参加这次汇报的,除刘华清外,还有主管装备的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和主管海军航空兵的海军副司令员李景等人。图为图为刘华清将军一行登上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甲板。
刘华清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浓郁的鄂东口音听起来有点费神,但清晰的逻辑弥补了这一点。他首先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航母费效比的问题。因为在当时经济建设开道、全军“忍耐”让路的大背景下,成本问题成为航母面临的最大阻力。图为刘华清将军在塔拉瓦号上详细了解设备性能。
他指出有了航母,机场就可以大大减少,岸基飞机就可以换成舰载机。有了航母,南沙和台湾问题的格局,就会大不相同。因为一个核动力航母编队,可以控制几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有这么一个战斗群,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图为刘华清将军参观美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的武器操控舱室。
汇报之后,刘华清开始抓紧时间为航母谋篇布局。1987年4月,他将海军军校部长赵国钧和干部部长傅渤海招进办公室,下令在这年秋天开办一期“飞行员舰长班”。“飞行员舰长班”于9月上旬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学,被境外媒体直接解读为“航母舰长班”。图为刘华清一行观看美国海军新兵理发。
这年5月和8月,经刘华清批准,由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承办的“发展航母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以此为标志,中国航母论证正式全面展开。图为美方安排中方代表团游览动物园与海洋世界。
面对刘华清在海军导演的、引起军队和社会各界热议和纷争的这一出航母连续剧,邓小平似乎什么话也没有讲,什么态也没有表。图为代表团成员在动物园与猫头鹰亲密接触。
但就在当年11月,他亲自点将,调刘华清出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他当着两位军委副主席的面,指着刘华清说:“调你到军委来工作,就是考虑到军队要搞现代化,现在全军熟悉科研装备的就你了。调你来就是抓装备,抓现代化!”图为代表团成员在动物园与装扮成无尾熊的工作人员合影。
1988年,中央军委首次提出:“要注意空军、海军装备的发展。”进入90年代,中国各军种优先发展的顺序,由过去的陆军、空军、二炮、海军,变为海军、空军、二炮、陆军。图为刘华清一行人在海洋世界参观
航母论证工作也随之全面展开。1989年1月,国防科工委将“我国航母及舰载机发展可行性研究”课题,正式列入“重大软科学研究计划”,代号“891”。图为刘华清将军一行人在参观海洋世界时用小鱼喂海豚。(文字综合自中国新闻周刊、海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