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乌克兰的武器制造和出口产业不仅是该国的支柱,更能在全球诸多强国之间脱颖而出,令其跻身世界十大武器出口国之列。
但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转眼几年间乌克兰武器产业就衰落得一文不名,武器出口国排名也远远掉出前十之外。而在颓势之下,乌克兰各军工企业只能寻求自救。但令人扼腕的是,这些自救的办法无异于是饮鸩止渴:近日,负责乌克兰军火出口的Ukrspecexport公司已和缅甸签署了一份出口合同,将向该国转让BTR-4U装甲运输车和2S1U自行榴弹炮的全套生产线。
图为位于基辅的BTR-4装甲车总装厂,设备和规模都相当简陋。
当然,出口装甲车乃至自行火炮生产线,乃至转让全套技术的事情并不少见:近年来韩国向印度转让K-9"雷电"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全套生产技术,以及芬兰帕特里亚AMV装甲车在南非、东欧等国的攻城略地,都是"以市场换技术"的典型例子。
但和芬兰帕特里亚、韩国三星等风生水起的武器研发/制造商不同,向缅甸转让BTR-4装甲车和2S1U自行榴弹炮生产线的乌克兰莫洛佐夫已经失去了至关重要的创新能力,这无非就意味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图为乌克兰莫洛佐夫制造的BTR-4装甲运输车。该车从根本上还是属于前苏联BTR家族。
就从缅甸转让合同的BTR-4装甲车说起吧。乌克兰莫洛佐夫设计局虽然宣称该车是"全新研制",但该车仍旧只是应用部分西方设计思想的苏联BTR系列改进型:其最大改进无非就是增设了独立的驾驶舱门和尾门,把原本BTR系列的侧门移除。除此之外,它的各项指标基本上和加挂西方标准附加装甲,以及增加顶置式武器站的BTR-80没多大区别。
图为挂俄罗斯海军陆战队旗(圣安德烈旗变种)的俄罗斯BTR-82A轮式步兵战车。
而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乌克兰上游工业系统的缺失,BTR-4装甲车不仅是"西方版"BTR,更是一款严重依靠外部供应商的"乌克兰国产"装甲车。
之所以加引号来形容BTR-4的生产情况,原因很简单:和俄罗斯能够不受限制地生产BTR-82A不同,BTR-4的发动机来自德国道依茨,变速箱来自美国艾利逊,甚至连轮胎都由法国米其林提供……换句话说,该车的动力系统基本上就和乌克兰工业企业没什么关系。
图为乌克兰陆军的BTR-4装甲运输车(左)和堡垒-M主战坦克(右)。
当然,这种基于苏联时期基本设计,结合西方子系统的"再拼凑"产品竞争力势必很有限,而很多客户能够接受BTR-4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原本就使用着BTR系列装甲车,但又要和北约标准接轨,BTR-4也就成了唯一的过渡选择。
但过渡终究是过渡。在西方各国8X8轮式装甲车产品百花齐放的今天,BTR-4乃至莫洛佐夫已经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换句话说,新产品又鼓捣不出来,不卖生产线难道还等着饿死?
图为沙特向乌克兰安东诺夫定制,并将在沙特境内生产的安-132运输机,该机同样是"西方大杂烩"。
而从现在看来,不仅制造坦克和装甲车辆的名门莫洛佐夫,就连曾经的运输机巨头安东诺夫、前苏联弹道导弹的核心南方设计局、乃至于旗下航空发动机产品众多的进步设计局等乌克兰军工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在失去了俄罗斯这个最重要的大市场后,乌克兰自身无力再对这些企业提供研发资金方面的任何扶持。在这种情况下,是应该用至关重要的技术和设备换来最后的一口救命饭,还是勒紧裤带"撞"出一条生路?恐怕给乌克兰人思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