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悦军事网 > 军事图片 > 

红色骠骑的凶悍“铁马”

2019-06-09 21:40作者:

1945年3月,此时纳粹德国败局已定,防守在泽劳弗高地的党卫军士兵躲在地堡和工事里,握紧手中的机枪和手榴弹,准备迎接苏军的下一次进攻。


地面震动起来,少尉从望远镜里看到苏军T-34坦克排着战斗队列,慢慢向德军阵地靠近,奇怪的是没看见一个步兵伴随坦克进攻。少尉心里直嘀咕,但还是让十几名士兵带上“铁拳”反坦克火箭筒悄悄埋伏在草丛里。


坦克越来越近,最前面的士兵瞄准一辆靠后的T-34,他知道一但击毁这辆坦克,攻击队形就会乱,到时坦克就只能任人宰割,可他却没注意到坦克的塔后似乎有人影在晃动。


越来越近了,士兵已经找好了角度,他站起来,准备发射“铁拳”,却突然看见坦克炮塔后火光一闪,一阵“波波沙”冲锋枪的弹雨打在他胸前...这就是苏军著名的“坦克骑士”战术。


1930年代,苏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提出“大纵深”作战理论,是指战役部队的一种作战形式,即以强火力压制敌方整个防御纵队,在选定方向上迅速突破其战术地幅,同时将扩大战果的梯队,如坦克、机步兵、摩步兵、骑兵投入战场,并以空降兵实施机降,迅速将战术胜利转变为战役胜利。可以说“大纵深”作战理论与后来德国古德里安提出的“闪电战”很相似,其核心是坦克快速穿插,突破敌军阵地并将其包围。


经过卫国战争的洗礼,苏联以装甲力量为核心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愈加成熟,同时,缺少能够伴随坦克突击作战的机械化步兵这一重大缺陷也日趋严重,“坦克骑士”和武装卡车终究只是应急,随着原子时代的到来,非封闭装甲车及战术已经过时,苏军在50年代认识到,是该装备一种强化火力的全封闭装甲步兵战车了。


1967年出现的BMP-1步战车战斗全重13.3吨,装备一门2A728型73毫米低压滑膛炮和一挺同轴机枪,乘员3人,搭载7名步兵,主炮上还有反坦克导弹发射轨,备弹4枚,车体开有射击孔,可供随车步兵向外射击,公路最大时速65千米,水上最大时速约7千米,最大行程550千米。


1982年出现的BMP-2步战车战斗全重14.6吨,装备一门30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和4枚“拱肩”反坦克导弹,成员3人,搭载6名步兵,最大行程600千米,公路最大时速70千米,与BMP-1步战车非常相似,不过1985年出现在红场阅兵时,其双人炮塔两侧披挂了附加装甲。


1990年的纪念十月革命阅兵式上,又出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步战车,这就是BMP-3步战车,战斗全重达18.7吨,主武器为一门既能发射普通炮弹,又能发射炮射导弹的100毫米滑膛炮以及同轴的30毫米机关炮,乘员3人,搭载7名步兵,公路最大时速70千米,最大行程600千米,全车采用焊接铝装甲,装备的9A117导弹即可攻击装甲车辆,也可攻击直升机。


BMP家族均拥有强悍的火力和不俗的机动力,完全能够与T-64、T-80等主战坦克协同作战,还出口装备了几十个国家,不过近年来不少装备BMP步战车的国家包括俄罗斯都在用西方装备和标准对其进行改进,怕是也“毛将不毛”。


上一篇: 50度高温下的印度人生活
下一篇: 它曾经是个王者,后来遇见了“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