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志愿军卫生员黄玉佳:“战友倒下是我最痛苦的回忆”
参考消息网10月30日报道 (文/高爽)
“1947年参军入伍时,我还是个14岁的孩子。”今年87岁高龄的黄玉佳,曾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腿部受伤。
70年过去,战场上的很多事情,年迈的黄玉佳已经不能完整叙述。可一提起牺牲在战场的战友,他总会激动落泪。“战友倒下,是战场留给我最痛苦的回忆。”黄玉佳说。
没能救回被炸伤的战友
“入朝作战前,我在第42军124师医训队的学习即将结束。起初,我并不在出国作战的名单之中,我就几次向上级提出请求,最终得到批准,和部队一同出国作战。”
1950年10月,17岁的黄玉佳以第42军124师370团2营卫生所卫生员身份,随部队入朝作战。“那一年冬天特别冷,几场大雪下来,冻死冻伤了不少战士。”黄玉佳说,行军道路两旁的沟渠,埋葬了很多同行的战友。
“去支援朝鲜的时候,我们国家也是百废待兴。那时候,部队有的人没有棉鞋穿,有的人没有棉帽子戴,行军的过程中,不少受伤的战士说倒下就倒下,最终牺牲了。”
“入朝后,我最主要的工作是抢救伤员。”黄玉佳说,他印象最深、同时也是最悲痛的一次抢救经历,是抢救同为卫生员的战友叶青蓝。“那是在长津湖战役中,那场战斗非常惨烈。一枚地雷爆炸,叶青蓝为了推开他的首长,自己被炸倒了。”说到这里,黄玉佳哽咽落泪。他说,这位年长他几岁的战友,出国作战前已经结婚。
“我冒着枪弹上去抢救,可人已经不行了,就那么战死了啊!”黄玉佳流着泪说。而在战场上,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他眼前上演。
怀着对敌人的仇恨、失去战友的悲痛,在炮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黄玉佳更加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实施战场救护,挽救了很多志愿军战士的生命,并荣立三等功。
资料图片:黄玉佳年轻时照片。(受访者供图)左腿留下一辈子的残疾
“出国作战前,我们曾经预估,应该在3个月之内就能结束战斗。没想到仗一开打,就耗时两年多。”黄玉佳说。
“入朝作战时,我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入伍3年多的老兵了。所以也不知道什么是害怕,每天就是听从命令往战场上冲。”黄玉佳回忆,战场上每天都是炮火连天。“敌军从飞机上抛下汽油弹,非常密集,炮弹掉到水中还在继续着火。”
战斗越激烈,受伤的战士就越多,黄玉佳本人也曾在战场上受伤。“一次战斗中,我的左腿被炮弹皮击中。”当时,黄玉佳的伤势很严重,但他只对左腿进行了简单包扎,就又一瘸一拐地踏上了抢救其他伤员的路途。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回国后,我才做了手术,将大部分炮弹皮取出来。”至今,黄玉佳的左腿中还有一片没有取出的炮弹皮——因为那次受伤,黄玉佳的左腿留下了一辈子的残疾。
1951年,18岁的黄玉佳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火线入党。
1953年,黄玉佳随部队从朝鲜回国,并于1956年至1960年间进入军校学习。“入伍前我只有小学文化,小学也因为战乱上得断断续续,十几岁当兵,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后,得到了去军校学习的机会,文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谈到和平年代在军校学习的那段经历,黄玉佳满怀感激。
想起战友常常独自流泪
黄玉佳幼年非常坎坷,“我记事的时候家乡还没解放,我家就租房住租地种,全家十口人只有两亩地,父亲和哥哥都给地主扛活,大多数时候全家人连肚子都填不饱。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家分到了土地房屋,生活条件才得到改善。那时候,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让老百姓过上舒心的日子”。
“1946年,我还在村小学读书。抗战结束后,我加入了儿童团。那时经常看到解放军穿着军装背着枪走过,既威武又神气,当时就下定决心参军。”1947年10月,年仅14岁的黄玉佳如愿参军入伍。
随后,黄玉佳先后跟随部队参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吃过苦、受过罪、经历过战争年代动荡的黄玉佳格外珍惜和平。
如今70年过去,战场上的很多事情,年迈多病的黄玉佳已经不能完整叙述,可他经常重复一句话:“我想念战友。”
“我父亲经常望着窗外沉思,有时候想着想着就哭了。我们做儿女的根本不用问,就知道他是想起战场上的事和他牺牲的战友了。”黄玉佳的女儿黄永梅说。
资料图片:黄玉佳近照。(受访者供图)
[人物简介]
黄玉佳,1933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盖县(现辽宁省盖州市),1947年6月参军入伍,1950年10月随部队入朝作战,1951年在朝鲜战场火线入党;在朝鲜战场上,不顾个人安危实施战场救护,荣立三等功;1979年转业到丹东市第二中学从事行政工作,1993年从原丹东职业技术学院(现辽东学院)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