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照片显示在某机场上并排停放着至少4架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这说明运-20这种被寄予厚望的国产大型运输机目前正在批量生产与服役中,而这张照片很可能意味着另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中国的黑科技“脉动生产线”开始发挥特有的可怕威力。
首先澄清一下,此“脉动”非彼“脉动”,不是平常喝的那个“脉动一下,你就回来”,话说我个人比较喜欢青柠味......好了,正式解释一下,所谓“脉动生产线”是指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美国航空工业开发的最新飞机装配理念,具体是采用流水作业模式,飞机以固定的节拍移动,装配人员也在固定的区域进行作业,把自己负责的部分安装在机身上,这种极富美国“标准化”和“效率”特色的工业理念已经用事实证明拥有巨大的威力。
这项装配技术最早是本世纪初波音公司本着精益制造原则而创造的,最初在2000年“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制造中应用脉动式总装线,2006年建成波音717的移动连续式总装配线,后又在波音737的总装中应用,接着大规模推广,波音757、777、P-8反潜巡逻机、F/A-18、C-17都使用装配。
作为波音竞争对手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2002年为能不能采用移动式装配争吵了8个月,争论焦点在于“造飞机不是造汽车”,然而在参观波音的移动总装线后,洛马终于不再纠结,2004年建成F-35的移动总装线,目前又建立了F-35各个大部件的集成装配线,到2016年时,F-35的生产线达到每天一架的交付速度,这也就是为什么F-35在不声不响间就服役了200多架的原因。
“摸着美国过河”已经成为十几年来中国军工的共识,而“脉动生产线”这种高效的生产方法自然也被我国军工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今这4架运-20集体出镜,很可能意味着中国也已经研究出这种堪称“黑科技”的总装脉动生产线,标志着飞机的产能将会有大幅度提升。
据称量产型运-20将会装备国产WS-20发动机,这种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推力范围为13000-16000千克力,早在2014年就在伊尔-76上开始进行试验,但全部实验一直持续到2017年初才结束,至此,中国成为继美英法俄之后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大涵道比高性能涡扇发动机,可以说,迈过这道坎,中国航空发动机就可以称得上走上快车道。将来不止用于运-20,还可以作为大型客机、双发中型运输机、飞翼式远程隐身轰炸机和远程反潜巡逻机的动力。
这4架运-20证明WS-20发动机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那么运-20的大批量生产已经不是问题,鉴于与-20是我国空军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柱,战略意义自然非凡。对中国来说,运-20比歼-20更重要,因为歼-20服务于战术需求,而运-20则服务于战略需求,运-20的批量服役,彰显了我国在军事方面的雄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