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汉族。陕西省米脂县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将领。出身于黄埔军校,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第二百师师长、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
杜聿明从小就喜爱玩弄枪支,常偷偷到野外去打野鸡,并偶有猎获。十二岁时,在李鼎铭(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到过)办的成家坌小学读书。李是杜的表哥。杜在学习上得到了这位严师的指点。不久,祖父母相继去世,当家的伯父杜良辅也病故了。杜良奎一直在外教书,素来不问家务,杜聿明只好承担管家的重担了。杜虽是少年当家,由于聪颖过人,居然很快掌握了一套经营家务、保全家业的本领。
1924年3月,杜聿明和堂兄杜聿鑫、陕籍青年阎揆要、关麟征、张耀明等11人,从北京取道天津,搭乘英轮南下广州。因为于右任(国民党元老、曾在陕西担任靖国军总司令)向蒋介石的推荐,杜等全被录取,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学生。
当天晚上,三连召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员大会,对杜聿明提出质问,杜始终不回答一句话。最后,全连以党员大会的名义,决定将杜先行禁闭,待请上级彻底查办。有一天,他听到正在闲谈的一个守卫说:“这些都是反动分子,很快就要枪毙掉。”当晚,杜冒死逃了出来,扮成商人模样,乘船前往南京。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军事生涯。
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杜聿明在东北与林彪交手。1946年1~7月东北战火不断,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其最精锐的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林彪的11万部队还有一大半在路上的时候,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就已经到达,林彪的部队是没有时间进行整编和训练的部队。中央给林彪的11万所谓“主力”,也是只在8年抗战中打过游击战,几乎没有任何运动战经历的“主力”,连黄桥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与地方部队没有什么差别。
林彪手里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只有山东1师和新四军的7旅,也就是说林彪的11万部队是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的总数。虽然到东北后我党也很快发展了一些新部队,但这些"在东北新成立之10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伪军占数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为数甚少且已被带坏。
而所见之李运昌部(3个旅),则全无战斗力,对群众纪律极坏,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造成群众对我之不满: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助长敌人之气焰;不但不能打土匪,且受土匪勾引”。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统计,1945年12月底至1946年1月初,仅10天左右,“先后叛变者有:吉林一万二千人,合江五千人,龙江约三千余人,牡丹江三千人,松江一万人,辽北三千余人,嫩江三千余人,李运昌部亦叛变不少,先后叛变共约四万余人”⑽。这些叛变的部队还带走了大量日军留下的武器。
由于中央和东北局在东北战略上的失误,不是象对其它战略区那样,采取“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坚决用运动战消灭敌人的方针,而是要求死守城市拒敌于国门之外,与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打阵地战,拼消耗。四平保卫战,东北联军的“泡沫”部队破灭,老主力也受到损失。
但中央很快从此战的失利清醒过来,立即调整东北领导班子。在林彪成为东北党政军一把手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采取大踏步后退方式收缩自己的主力部队,分散敌人,坚决与敌人打运动战。在四平撤退时,101以两个漂亮的“回马枪”在新站和法拉歼灭敌人2个团。
同时命令在南满的部队给杜聿明来了个“绊马索”,包围了留在后方的184师,迫使它战场起义,给杜聿明和白崇熙极大的震动,杜聿明和白崇熙意识到再追下去就会有更多的“回马枪”和“绊马索”在等着他,吓的再也不敢追了,并且主动要求延长在停火期限到来后。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打的杜聿明顾此失彼,歼敌4~5万,林彪成功地扭转被动战局。夏季攻势杜聿明被林彪打的只能招架。歼灭国民党军8.3万人,夺回42座城镇,扩大解放区16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万,控制铁路1250公里,使东、西、南、北满和冀察热辽解放区联成一体,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继续分割东北解放区和各个击破东北民主联军的图谋。
杜聿明意识到这样下去肯定是失败,但他当时还不能在自己的战略战术方面找出原因,只是一味向老蒋介石要兵,否则就认为无法战胜林彪,真是岂有此理!蒋介石已经给了他7个军,此时又给他派了2个军,基本都是国民党军的最精锐部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中央给林彪的11万部队,蒋介石对杜的表现很不满意,仅仅在半年前国民党军不是还打败了东北共军吗?
林彪半年就真的能“撒豆成兵”吗?事实上此时林彪手里的野战部队才6个纵队,比华东我军少一半,军力也还远远没有超过东北国民党军。国民党军占了东北绝大多数的城市和地盘,如果林彪可以在东北就地扩军,杜聿明为什么就不能?就算我军得到一点日军的遗留武器也远远比不上你杜聿明得到的美械武器多啊。
杜聿明无话可说,在东北打到一半就只能认输出局,逃离了东北战场,成了林彪的手下败将。这说明他认识到自己能力确实无法战胜林彪,没有什么不服气。这一点至少比陈诚有自知之明。
陈诚不知深浅主动请缨,蒋介石才用牛逼烘烘的陈诚取代了已经丧失了信心的杜聿明。不过,后来的实践表面陈诚还不如杜聿明。陈诚一到东北就被林彪的冬季攻势打的晕头转向,被歼15.6万也后逃离了东北战场。
杜聿明与粟裕交手,虽然杜聿明最终也失败了,但是他却很不服气,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知道了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的战略和战役部署,就可以理解了。
首先,在淮海战役前,杜聿明制定了《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组织徐州国民党军四个兵团二十个军,决定采取放弃被动的防守城市的打法,先发制人,变被动为主动,集中优势兵力与解放军打运动战。该计划乘华野、中野分离之际,以华中国民党军牵制中野,以徐州主力采取奇袭战术主张攻击华野,收复泰安、济南。由于该计划完全符合蒋介石介石的战略意图,所以很快于10月2日获得批准。
10月7日,杜聿明召开兵团司令会议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决定于10月15日开始行动。但就在即将发起进攻的10月15日凌晨,杜聿明被蒋介石介石紧召东北挽救败局。刘峙本来就对这个计划顾虑重重,杜聿明一走,立即命令中止执行攻击山东的计划,并把作战计划改的面目全非。猪头刘峙把部队摆成一字长蛇阵,成了无既设阵地、鼠头蛇尾的挨打阵势,黄伯涛兵团因此被包围,令当时知道这个情况后的杜聿明,白崇禧等痛心疾首,认为这是古今中外罕见的失败部阵,完全绝望。
本来华野根本没有攻击敌人主力兵团的计划,在中央提出首先消灭黄伯涛兵团的意见后,华野经过20多天的研究才下的决心,并在曲阜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整顿了内部的“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强调了组织性、纪律性”,为战略决战进行了充分的组织准备。辽沈战役破坏了华东敌人的计划,为三野和二野赢得了20天的战役准备时间和主动进攻的机会。
在黄伯涛兵团被包围之后,如果按照杜聿明的计划国民党军队仍然有取胜的可能:杜聿明的计划是先用徐州国民党主力南下消灭正在阻击黄维兵团的二野(40万打10万),然后再北上,救黄伯涛兵团。如果三野分兵救二野,那么黄伯涛兵团就可能突围而下,国民党的80万大军就会集中在一起与三野与二野的60万军队大战一场,国民党军至少可以避免被各个击破,战争的结局肯定改写,甚至国民党取得胜利也不是没有可能,淮海战役的将是另一种景象。